文学作品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_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四、坚持政协路线的斗争

肖振才
传记回忆
总共73章(已完结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四、坚持政协路线的斗争

新年伊始,国共和谈向何处去是人们都关心的事。

毛泽东发表《新年祝词》指出:1947年将是光明与黑暗继续斗争并取得比1946年更重要胜利的一年。解放区人民为粉碎反动派进攻,正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国统区各阶层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的群众运动日见高涨。着重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虚伪性,指出国民党当局现在还没有表示任何起码的和平意图,他们在美国政府的指使下,正在忙于分裂的“国大”和独裁的“宪法”来粉饰自己,以便使战争和美国的援助“合法”化,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奋斗,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会在今后数年内奠定稳固的基础。

元旦,蒋介石也发表广播词,声称对中共问题不关闭和平之门,愿以政治方式解决,并且期待中共参加政府。

1月2日下午,邵力子来到梅园新村,兴高采烈地对董必武说:“蒋介石打了电报给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张治中,张治中今日奉蒋介石令已回到南京,看来和谈又有柳暗花明之可能啊”。

董必武听说张治中回到南京很是高兴,他说:“我一定抽空去看望他,不过,”董必武望着邵力子充满希望的眼神又说:“和谈之事能否柳暗花明还要看蒋介石是否有诚意呵!”

6日上午,董必武专门安排时间和王炳南一起到张治中家中,亲自登门看望了张治中。

张治中非常热情地把董必武、王炳南请进客厅,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董必武首先对张治中如期践约,释放了我党在新疆的政治犯表示感谢,并征询了蒋介石对重开国共和谈的打算。

回南京前,张治中对重开国共谈判还是有信心的,他的理由是在抗战和重庆谈判期间,曾作为国民党首席代表与周恩来签订过一系列的协议。回来后,他发现一切事过境迁,国共合作的蜜月已经成为过去。

张治中耐心听取董必武关于中共对重开国共和谈的立场,他诚恳地说:“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战争的结果,只会使民族受害,两败俱伤。”

董必武列举了停战谈判进程中,中共的一次次让步,以实现停火协议,而蒋介石得寸进尺的一再逼迫,重申了中共的主张:蒋介石要彻底消灭人民力量,人民惟一的道路不是去向蒋介石投降,而是坚决将爱国自卫战争进行到底,直到取得祖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的实现为止。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虚伪的和平空谈,都是卑鄙的无耻的勾当,而只有爱国自卫战争才是神圣的。他又说:政协决议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从沧白堂扔石子、较场口血案、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再到一党“国大”的召开,哪一点实施了政协决议,蒋委员长并非真的想停火,而是另有所图。

经过这一席长谈,张治中也感慨良多。他在给蒋介石一封长信中说:“详细分析政府威信的低落,党政军种种弱点的暴露,请主席务必改革领导作风,检讨各项政策,特别着重改善外交政策——对苏联政策与对中共政策,对外联苏,对内和共”,觅取各种有效途径,把握时机,争取主动,一心追求和平统一之目的。

自12月初马歇尔、司徒雷登与蒋介石会谈后,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和继续争取美国援助的需要,蒋介石发动了使人头昏目眩一连串的“和平”攻势。

作品简介: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形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共识。此后,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处”和国內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成、和平建国、宪法草案等项决议和协议。但是,坚持独裁、内战立场的国民党政府不断撕毁协议,连续不断地调集重兵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随国民党政府还都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旨在维护国共会谈记要、停战协议、政协协议等,焦点是停战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黄河堵口复堤、救灾物资分配等问题。南京谈判最终虽然破裂了,但在事关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中,周恩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的胆略智慧,顶住了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与顽固坚持独裁、內战立场的蒋介石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大限度地推迟了全面內战的爆发,使美蒋假和平、真內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暴露无遗。同时,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克服重重艰险,广泛地领导和发展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推动了国统区反美倒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集政治性、史料性、艺术性为一体,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等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的迷人风范,情节生动,富有特色,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作者:肖振才

标签:肖振才大智大勇周恩来传记纪实历史近现代史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最热门章节:
1后记2尾声 四、新政协召开3尾声 三、蒋介石“求和”4尾声 二、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5尾声 一、五二零运动爆发6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五、“再见之期当不在远”7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四、坚持政协路线的斗争8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三、马歇尔回家了9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抗暴”斗争的兴起10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争取历史进程的主动权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