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_尾声 二、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

肖振才
传记回忆
总共73章(已完结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精彩片段:

尾声

二、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由攻势转为守势,解放军则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历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蒋介石的辉煌时期已经消逝,迅速走向穷途末路。

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敌人防御薄弱的大别山地区。

毛泽东说: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了出来。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分量强,还有攻势,中间薄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

进攻行动是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三路解放大军挺进中原,并以中原解放区为战略重心,分南线和北线展开的。

在南线,刘、邓大军于6月30日渡过黄河向南进攻,在鲁西南歼敌9个半旅,5.6万人。8月11日越过陇海路,连涉涡河、颖河、沙河、洪河、汝河、淮河。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歼敌2.1万人,建立了33个县的人民政权08月22日,陈、谢兵团进入豫西,在陇海路西段和郏县、宝丰等地歼敌4.3万人,先后解放豫西、陕南36座城市,建立了43个县的人民政权。华东陈、粟野战军于8月从鲁中地区进入鲁西南,在菏泽地区歼敌两个旅后,又越过陇海线向南进攻,解放了20多座城市。彭(德怀)习(仲勋)西北野战军,在8月发起的沙家店战役,歼灭了胡军三大主力的整编36师,后又收复延长、延川、清涧三城。

在北线,从1947年9月到1948年3月,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发动秋冬两季攻势,歼敌20多万人,收复城市33座,把国民党军队挤压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狭小区域里。晋察冀野战军在平汉线发动攻势,发起了清风店、石家庄两次战役,控制了平汉线保定以南线段,使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接着又出击绥东、察南,切断了平绥铁路。内线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则先后攻取了运城、临汾,使阎锡山部只能缩在晋中、太原地区,处于被动守势。

1947年7月到1948年6月,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度里,解放军共歼敌152万人,毙俘国民党将级军官174名,使国民党军总数减至365万人,解放军总数增至280万人,中共所占城市为586座,解放区人口已达1.6亿。就全国战局看,解放军虽在总人数上还略少于国民党军,但在其它方面无疑都强于国民党军。

令蒋介石忧心如焚、切齿痛恨的是,由于他的一意孤行,国民党内部又一次分裂了。

还在1946年11月下旬,李济深、朱蕴山因反内战反独裁活动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等由南京到达上海。次年2月,李济深由上海秘密到达香港。他一面公开举起反蒋旗帜,一面开始筹备建立组织。

1947年5月4日,李济深在香港的居所,邀集何香凝、蔡廷锴、彭泽民、陈其瑗、李章达、邓初民、朱学范等到他家中聚会,酝酿成立革命组织问题。会后,李济深高兴地宣布:“今天就是新组织筹备会成立之日,从今天起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投入筹备工作。凡有志同道合的爱国之士,争取他们参加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但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坏分子混入。”不久,“国民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南方执行部”和“国民党三民主义联合会粤港澳总分会”在香港正式成立。继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主促进会南方联合执行部”又告建立,实现了国民党内两个民主派组织的联合。

为尽快把国民党民主派的力量联合起来,李济深、何香凝出面又给还在上海的谭平山、柳亚子、郭春涛、陈铭枢等人写信,建议他们尽快来港,共谋反蒋大业。信中说:国民党民主派,集中力量,正名领导,对内对外,紧要万分。盼先生等迅即来港,共同筹策一切。详情由蕴兄面报。这封信是写在手掌大的白绸巾上,原准备由朱蕴山带往上海,后得悉国民党特务正在上海多方搜捕朱蕴山,遂改请在港讲法完毕、准备返沪的高僧巨赞法师,将此信带到上海交给陈铭枢。10月,柳亚子、谭平山、陈铭枢等陆续到达香港。值得一提的是柳亚子看完信后藏在一个镜框里,得以保存下来。镜框正面是孙中山遗像,密信放在像片和镜框背板中间。新中国成立后,它作为一件珍贵文物,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11月31日在香港召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第一次筹备会,推举李济深、何香凝为召集人。

作品简介: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形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共识。此后,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处”和国內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成、和平建国、宪法草案等项决议和协议。但是,坚持独裁、内战立场的国民党政府不断撕毁协议,连续不断地调集重兵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随国民党政府还都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旨在维护国共会谈记要、停战协议、政协协议等,焦点是停战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黄河堵口复堤、救灾物资分配等问题。南京谈判最终虽然破裂了,但在事关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中,周恩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的胆略智慧,顶住了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与顽固坚持独裁、內战立场的蒋介石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大限度地推迟了全面內战的爆发,使美蒋假和平、真內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暴露无遗。同时,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克服重重艰险,广泛地领导和发展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推动了国统区反美倒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集政治性、史料性、艺术性为一体,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等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的迷人风范,情节生动,富有特色,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作者:肖振才

标签:肖振才大智大勇周恩来传记纪实历史近现代史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最热门章节:
1后记2尾声 四、新政协召开3尾声 三、蒋介石“求和”4尾声 二、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5尾声 一、五二零运动爆发6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五、“再见之期当不在远”7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四、坚持政协路线的斗争8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三、马歇尔回家了9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抗暴”斗争的兴起10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争取历史进程的主动权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