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张鸣说历史:大国的虚与实_戏台上的百姓 中国式的死撑现象

张鸣
随笔杂谈
总共79章(已完结

张鸣说历史:大国的虚与实 精彩片段:

戏台上的百姓

中国式的死撑现象

在中国,人要是出了名,算一号公众人物了,就不能犯错了,犯了错,大抵死撑。学界人物如此,政界人物如此,连商界人士,也是如此。学界大腕,被人发现抄袭,百分之百,抵死不认,硬一点儿的强辩,托人走后门打官司,软一点儿的装死,一言不发,总之一句话,不能认账,不能认错,道歉更是免谈。政界人物是不下罪己诏,就是认错,也是迫于体系压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事情过去,再采访这些犯错的人物,照样没有几个认账的。死撑的风气,传染到向来称身段柔弱的商界人士上,可见死撑的文化,已经根深叶茂了。

前几日,号称打工皇帝的唐骏,被人揭发学历造假。且战且退,一路留下根本说不清的造假痕迹,最后退到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拿出了带洋字码的文凭。没想到网上一查,这个学校基本上就是个卖文凭的野鸡大学。连带着,查出来一堆唐骏的中国校友,都是各界高人。其中一个唐骏的校友禹晋永,不知是感觉自己知名度不够高,还是校友情分太重,挺身而出,来挺唐骏。结果挺到今天,学历依旧野鸡,自己身上却被人肉出来好些问题。虽然禹晋永高调宣称要打官司,把告他的人都送进局子里,但可以想到,这事没那么容易,能把自己抖落干净,已经万幸了。

说起来,自古以来,商界都不怎么讲究学历。像张謇那样,有状元头衔的,真正做起生意来,人家也不见得因为这个状元,就给你多少便宜。张謇的时代,有学历的士大夫下海经商的,不止他一个,但做到风生水起,还是因为老人家经营有道。

改革以来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好多都是从农民干起来的,不仅没有学历,有些连字都认得不多。好些老板赖以自豪的往往是,虽然我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有一堆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为我干事。但是,这些年来,商界人士不知怎么一来,开始讲究学历了(这也许跟在大学买文凭比较容易了有关),是个人物,就花大钱到北大清华弄个EMBA头衔,还有些人嫌土文凭不过瘾,非要弄个洋的,所以,西太平洋大学发了财。

从本质上讲,跟政界人士弄假文凭骗官,学界人士骗教职不一样,商界人士的假文凭,即使来头特大,真正做交易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傻瓜会买这个文凭的账,无论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唐骏这样的人,有若干假的和野鸡的博士头衔,也许在出书、到大学演讲时,可以蒙蒙涉世未深的学生。剩下的事,就是自我陶醉了。不幸被人揭发,第一时间最好,不行第二时间也可以,站出来道个歉,自嘲一句:我其实就是好点虚荣。估计网上网下,也就偃旗息鼓了,断不会有那么多兴致特高的人追杀不已。

然而,他们也在死撑。不仅唐骏死撑,还有校友出来帮忙死撑。越撑漏洞越多,漏洞越多越要撑。撑到今天,已经从悲剧撑到笑剧了。

君不见,微博上只要禹晋永一说话,大家就一阵大笑,夹带一段段的笑骂。无论网上网下揭露的他那些商业欺诈行为是真是假,一个商界成功人士,如此快地沦为小丑。我想,这个结局,恐怕是当初他们所没有料到的吧?

一度,我们的学者曾经认为,日本是耻感文化,我们是乐感文化。耻感文化的特色,就是人不乐意认错。大家不认为犯错是耻辱,犯了错,认账才是耻辱。然而,我们其实也变成了耻感文化,大家都勇于犯错,而耻于认错。凡是感觉自己是个人物的,更是如此。自我感觉,一旦认错天都塌下来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人也许自己还挺冤的,眼下作假者滔滔,大家都假,为何单揪住我不放?其实,兴许我们的乐感文化变成耻感文化,转变的枢机,就是愈演愈烈的造假之风——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假的时候,被抓住的作假者,自然选择,就是用一系列新的假,来掩饰过去的假,怎么也要死撑,撑住了,网上再热,又能热多久?多少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最难过的时候,网上的最大本事,也无非是笑骂,理论上,无论政界、学界、商界人士,都有可能滑过去。滑过去,就连重新做人都不需要,把脸一抹,我还是我,牛人一个。

作品简介:

张鸣这本随笔,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

在这本书里,辫子、烧狗、燃放鞭炮、洋人的膝盖以及拳民的秘密都被作者拿来当话题,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然后通过这些命题,揭露了历史的另类真相,还原人性假面,引领读者去反思和思索,去感悟真相。作者可谓是笔笔勾勒冷漠看客,篇篇道尽学者良心。

张鸣(1957年3月-),浙江上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该系主任。成长在北大荒的张鸣,曾做过农工、兽医。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教书之余喜欢写点东西,其中不少变成铅字出版,有论文数十,学术随笔上百。其作品主要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中国教育病了吗?》等数种;还有历史……

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

从出人意料的武夫张作霖,到开涮警察的文人章太炎;从黑社会讨公道,到双面艺人谋生;从妓女救国,到弱势记者。鸡零狗碎,有温度的近代史。一〇三篇精华之作,勾勒晚清至民初历史人物群像图。

作者从五年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随笔中择选一〇三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

一个军人集团的裂变,一个少为人知的五四。

五四不仅是思想史上的标志事件,还是政治史中的一个巨大事件场域。学生运动只是五四的表面浪潮,其下汹涌的,是那个时代纷繁复杂的军阀政治——各个军阀和政坛派系都在捣鼓五四,而五四最终对于民国政治的走向,起着扳道工的作用。

以往的五四研究,跟五四关系密切的军阀和政客,比如直皖之争,官僚政客中的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之争,全都为人忽视了,好像五四期间,这些政坛上的要角,全……

本书从作者五年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随笔中择选72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问题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义和团有何难解之谜?文学戏剧有甚意外影响?回望百年教育,考证另类国粹,品读投契之作,反思外交得失。

组合边角料,复活大历史。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是作者最新的历史观察与时评文章集,张鸣写史,总能把历史堆里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事件诙谐地表达出来,原滋原味的端到读者桌上。读者读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多的是现在。他的随笔集都是以讲故事为主,文字浅如白话,幽默有趣,然而尖锐,看着是在讲历史上的那点破事,读者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却是熟悉的当下,说古是为了讲今,历史只是材料,当下才是真正的落脚点。在这本新书中,“说今”的份量更多了,直指当……

作者:张鸣

标签:张鸣张鸣说历史大国的虚与实随笔历史

张鸣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大历史的边角料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张鸣说历史:大国的虚与实》最热门章节:
1戏台上的百姓 章太炎的政治疯病2戏台上的百姓 中国式的死撑现象3戏台上的百姓 马屁也不易4戏台上的百姓 梁启超和胡适的“医疗事件”5戏台上的百姓 不识字的好处6戏台上的百姓 以吃为价值取向的民族7戏台上的百姓 狗血淋头的文人们8戏台上的百姓 吴稚晖的两次“冤”9戏台上的百姓 文人打手的故事10戏台上的百姓 狗血淋头的文人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