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又蠢又犟的官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又蠢又犟的官

徐家槐做官时间长了,浑然忘了自己身处何方,除了继续重复他的要求外,还把牛鉴抬了出来:“我可是牛大人派来的!”

张喜在旁边听了一咧嘴,真是恨不得从船上跳江里去:你以为是在你当官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啊,把两江总督的名片一亮,小老百姓都得吓趴下?

果然,马儒翰的脸唰地就拉了下来:“你是牛大人派来的?不好意思,璞鼎查爵士并没有派我跟你搭话。”

眼见气氛有结冰的趋势,没准马儒翰回过头来,又要起“赎城费”也说不定。张喜赶紧起身打圆场:“徐大人对公事一向慎重,没有别的意思。”说完便把话题绕到启动谈判上,开始与马儒翰逐一敲定出席谈判的人员和细节。

张喜已经拼命把话题扭过来了,偏偏那个徐家槐仍然拎不清,竟然自己和马儒翰扯起了三百万两“赎城费”的事,连马儒翰都听得冒了火:“你以为我们大英帝国稀罕你那三百万两吗,哼,我船上有的是银子!”

徐家槐的地位远在张喜之上,碰到这么一个又蠢又犟的官,张喜也是毫无办法。幸好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官员,见此情况,帮着又拉又拽,才算让徐家槐闭了嘴。

当张喜等人起棹回城时,远远看见英舰更换了进攻的号旗,而登岸的英军也陆续回船。

在南京城里,几乎没有人敢入睡,得知英军退去,皆额手称庆,其中就包括刚刚到达的耆英。几个位高权重的大吏早早就在府中坐等,看到张喜,他们均起立相迎:“辛苦辛苦。”

在这些人眼中,那个曾经为之不屑的下人俨然已成了一尊神,不由得他们不敬。

1842年8月12日,按照与英方的约定,耆英、伊里布再派张喜前去英舰谈判,并在照会上正式赋予他谈判之权。这时全南京城的大小官员可以说都指着一个张喜了,使得他这个原本只能跑腿传话的角色,真正上升为两国间的谈判代表。

南京号称火炉,此时又正是炎夏,舰船上十分闷热。英方谈判代表马儒翰提议将谈判地点移至南京城外的镇海寺,张喜随即赶往镇海寺去做准备。

镇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嘉奖郑和航海而建立,遥想当年,郑和七下西洋,曾是何等热闹和风光。未承想几百年后,轮到人家航海过来,反而迫得你低头签约,历史的底牌仿佛永远无法让芸芸众生猜透。

留给张喜准备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小时,但细节上的事本是这个“极品家丁”之所长。他很快就料理好了一切,甚至还考虑到,英国人此来会不会惊扰地方,因此特地派当地“地保”一家家去打招呼,告诉老百姓,高鼻子洋人们是来谈判的,不必惊慌逃难。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糊涂条约2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你要的是什么3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理由4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只要能办事就行5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急事岂容缓办6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又蠢又犟的官7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怕什么来什么8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茶话会环节9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表演给谁看10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嘴皮子上的战争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