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糊涂条约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天地一沙鸥

糊涂条约

张喜要走了,主仆二人依依惜别。伊里布问张喜:“这次回去,你是做幕僚还是转业?”

张喜回答:“无论做哪一行,都是以后的事,再说吧。”

伊里布又问道:“那家里生活能过得下去吗?”他知道张喜虽跟随自己多年,但积蓄并不多。

张喜笑了笑:“穷是穷一点,却没有过不下去的道理。”

听了这句话,伊里布闭起眼睛,只是摇头叹息不止。

伊里布送给张喜盘缠一千两,作为他南下的全部酬劳。张喜将其分成三份,一份留作赡养父母之用,一份赠给旧同事、旧相识以及一些老朋友,最后一份在南京买书,并载之以归。

这就够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张喜从此隐居乡里。他一直无儿无女,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五十岁的时候又娶了个妾,结果连生两子。乡人皆道,张喜功高而不得赏,诚为憾事,这是老天爷觉得过意不去,在冥冥中赏赐了他。

与《南京条约》有关的三大吏则各有不同的命运走向。牛鉴被刑部以“贻误封疆”罪判处死刑,但是河南百姓不忘旧恩,不仅为其修造生祠祈祷,还联名写信给朝廷要员,请其代奏皇上以求赦免牛鉴。道光允准释放,仍将牛鉴发回河南效力。

当牛鉴到达河南省境内时,沿途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路上人多到连车子都开不过去,男女老少争着拥上前去,都想亲眼看一看牛鉴长什么样,有的人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

伊里布以广州将军兼钦差大臣前往广州,但那里的情况正如张喜所预计,一团糟。一方面是民心不服,粤人对《南京条约》不满,常欲“举义兵复仇”;而另一方面则是“夷情狡横”,洋人更不买账,处于夹缝之中的官委实难当。伊里布时年已经七十一岁,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整日处于忧虑惊怕的氛围之中,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经受不起,没几个月便病死了。

三大吏里面,最得意的是耆英。自从签订《南京条约》后,他似乎觉得“洋务”不过如此,竟然有了点驾轻就熟的意思。此后,在他的主持下,又一口气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后代史家在评论这些条约时都忍不住叹息。如果说《南京条约》是在枪炮的威胁下不得不签的城下之盟的话,后面的一系列条约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签的,基本全属于糊涂条约。近代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不平等条款,诸如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皆出自“糊涂条约”,等于自己给自己脖子上套了一条条绳索,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南京条约》。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庙小妖风大2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衙门也是一条食物链3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戚氏练兵法4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湘军5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镇山之宝6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不忠贞怎么叫烈女7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这不是命又是什么8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非常手段9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三个和尚10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放虎归山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