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放虎归山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林则徐不在了,必须另择平乱之才。1850年12月15日,咸丰委任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代替林则徐前往广西。

能做到两江总督,当然都非等闲之辈。在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李星沅是陶澍的幕僚,陶澍很多有分量的奏章皆出自此人手笔。同时,他还接受过大多数能吏必经的考验,即执政于云贵这些最难搞定的地方,其间更以有效地平定回民之乱,而被朝廷予以大力表彰。

广西等着李星沅料理的叛乱有数十起之多,但李星沅还是一眼就看出,出自桂平金田村的一支是“群盗之尤”,强盗中的魁首,非其他旁支可比。

李星沅真有眼光,以后的广西大乱,正是由金田村的这帮人所掀起,领头者为广东籍的洪秀全。

洪秀全也曾经是个读书人,他连续多年参加科举考试,考到三十岁了,却连个秀才都没能考到,这让他愤愤不平。此后洪秀全游荡于广东、湖南两省,主要靠算卦和占卜谋生。就在这期间,他加入了一个叫朱九畴的人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也即“基督教会”。

基督教的传播在中国原先并不合法。嘉庆曾颁令对传教者处以绞刑,鸦片战争前有多位外国传教士因此被处死,那时候也没几个中国人信这个。鸦片战争后情况开始不同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都先后写入了允许传教条款,道光也公开宣布对基督教弛禁,尽管他是被迫的,内心并不情愿。

起初加入上帝会的都是一些底层民众,像洪秀全这样还能识得几个字,又有江湖经验的,很快便得以崭露头角。朱九畴死后,洪秀全即被推为教主。

放虎归山

有一天,洪教主病了,整整七天躺在床上起不来。七天后,他告诉人们,他在冥冥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预言未来人间将有大难,只有拜上帝的人才能得以豁免。这时候洪秀全的身份也变了,不再单纯是一个民间教会的教主,而成了天上的皇族成员。在他所谓的天上皇宫中,上帝耶和华相当于皇帝,耶稣是大阿哥,他是二阿哥,同时还背负着消灭世上一切鬼怪与偶像,在人间建立“天国”的重大使命。

在民间社会的圈子里,拜上帝会开始有了知名度,教徒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但它的真正走红,还是拜土客之争所赐。

所谓土客之争,即土著与客家的纠纷。客家人是因战乱而从中原迁移至南方的外来户,一直保持着其原有的语言与风俗习惯,在文化上很难与本地土著相融,但生存意识却又使得他们比土著更加搏命,所谓“多野心,好出头”,种田的想做士绅,当学徒的想做老板,还有想当领袖,当皇帝的,不一而足。比如洪秀全和拜上帝会的领导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客家人。

对土著来说,客家人就仿佛是来抢他们饭碗的犹太人。双方经常发生各种规模的族群械斗,这也使得两广民风更加剽悍难制。徐广缙在调查广东民情时就看到这一点,但他手腕高明,善于引导,而广西官吏,从知县到巡抚,不是明哲保身的“模棱官员”,就是毫无治理能力的庸吏,面对着土客双方堆积如山的状纸,只能束手无策,听之任之。

政府不管,便只能自己解决。一开始,敢于拼命的客家人占得上风,把土著打得够呛,但是很快土著就扳回了局面。

按照规定,客家人要在本地落籍二十年以上,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一般士绅都是土著子弟,他们有条件建立和控制团练,而有组织的团练,显然比零散的客家人更有力量。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星斗南2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光荣的囚徒3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广西出事了4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工作狂5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交班6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立储7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选谁不选谁8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最后一根稻草9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来自京城的圣旨10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十万长城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