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_第四辑 第二篇 伊斯塔尔

托尔金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网络玄幻
总共23章(已完结

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 精彩片段:

第四辑

第二篇 伊斯塔尔

有关伊斯塔尔,最完整的介绍似乎写于1954年(其来源说明参见导言,本书第22页)。我在此给出它的全文,在后文中称其为《漫谈伊斯塔尔》。

“巫师”一词译自昆雅语的“伊斯塔尔”(istar,辛达语为ithron),指(他们所说的)一个“族类”的成员,这个族类自称拥有,并且也展示出了关于世界的历史与本质的卓越学识。“巫师”这个译名或许不算贴切(不过它与昆雅语的istar相似,同“智慧”及其他形容学识的古老词汇有关,就此而言,它是合适的),因为“赫仁伊斯塔瑞安”,或称“巫师族类”,与后世传说中的“巫师”和“魔法师”截然不同。他们只属于第三纪元,之后就离去了,也许除了埃尔隆德、奇尔丹与加拉德瑞尔,没有任何人发现他们是何种族,来自何方。

在人类当中,他们(起初)被打过交道的人当作久经秘密研习,因而获得了学识与技艺的人类。第三纪元1000年左右,他们首次在中洲现身,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以朴实的模样行走四方,就如年事已高但身体康健的人类。他们旅行或游历,积累关于中洲与居于中洲的万物的知识,但从不向人展示自己的力量,也不透露自己的使命。在那段时期,人类很少见到他们,对他们几乎不加留意。但随着索隆的魔影开始增长、再度成形,他们也变得更加活跃,总是设法与增长的魔影斗争,促使精灵与人类察觉危险。于是,他们的行踪来往与他们在诸多事务中起到的作用在人类当中广泛流传开来。人类意识到,世世代代的人类逝去的同时,他们却不死,且模样不改(惟独外表略显老态)。因此,尽管他们爱着人类,人类却变得惧怕他们,并且认为他们属于精灵一族(他们确实经常与精灵来往)。

然而他们并不是精灵。他们从极西之地渡海而来,不过长久以来,此事只有目睹他们登上西部海岸的灰港之主、第三戒的守护者奇尔丹知晓。他们是西方主宰——维拉派来的使者。维拉仍在探讨如何治理中洲,并在索隆的魔影再度开始蠢蠢欲动时,采用了这种方法去抵抗他。因为他们征得一如的同意,派出了自身所属的崇高族类的成员,但这些使者取用真实而非伪装的人类肉体,尽管由于拥有高贵的灵魂而不会死去,只会因长年累月的忧心劳顿而衰老,然而他们受到尘世的恐惧、痛苦和疲倦影响,会饿、会渴,亦会被杀。维拉之所以这样做,是想纠正过去的错误,尤其是这一项:他们曾充分展示自己的力量与荣光,企图把埃尔达隔绝于世,保护起来。相比之下,如今他们的使者被禁止显露具有威势的真身,或为了设法支配人类与精灵的意志而公开炫耀力量。相反,他们使用虚弱谦卑的形体,奉命建议并说服人类与精灵向善,争取用爱和理解把一旦索隆东山再起,必会尽力支配与腐化的所有人联合到一起。

这个“族类”人数不明,但共有五位领袖人物来到希望最大的中洲北方(因为那片地区居住着杜内丹人与埃尔达的余部)。第一位来者拥有高贵的仪表与风度,头发乌黑,嗓音悦耳,并且身穿白色的衣袍。他手工技艺十分高超,几乎所有人都尊他为族类之首,就连埃尔达也不例外。☾1☽来的还有别人:两位身穿海蓝色的衣袍,一位穿着土褐色的衣袍,而最后来的那位貌似最不起眼。他不如另外几位高大,外表更为苍老,头发灰白,身穿灰袍,拄着一根拐杖。然而奇尔丹初次在灰港与他相会,就洞悉了他内在的威望,并且把自己保管的第三戒——红戒纳雅送给了他。

“因为,”他说,“你将面对极大的辛劳与危险。请收下这枚戒指,让它予你援助与鼓励,以免你的使命过于艰难、令人疲惫。它过去只为保密之故而被托付给我,如今它在这片西部海滨并无用武之地。但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它理应交于比我更高尚者之手,他或可运用它,点燃所有人心中的勇气。”☾2☽灰袍使者收下了戒指,一直保守着秘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精于探知一切秘密的)白袍使者发现了这个礼物,心生嫉妒,从此开始对灰袍使者抱持敌意——起先还是暗地里,后来变得明目张胆。

那位白袍使者后来被精灵唤作“身怀技艺者”库茹尼尔,在北方人类口中便是“萨茹曼”,但那是在他多次旅行后归来,进入刚铎的国度,并且定居在那里之后。西部地区对两位蓝袍使者所知甚少,他们也只有“蓝袍巫师”伊斯林路因这一个名号,因为他们同库茹尼尔去了东方,但从未归返。他们是留在了东方,在那里致力于达成他们身负的使命,还是死于非命,抑或是如一些人所想,被索隆诱捕、成为其仆从,如今都不得而知。☾3☽但这几种情况全都不是没有可能——这诚然显得奇怪,但众位伊斯塔尔取用的是中洲的肉体,可以就像人类与精灵那样辜负使命,犯下恶行,在追求力量以行善的过程中,反而忘记了善。

页边写下的单独一段内容无疑属于这里:

实际上有说法是,由于取了肉身形体,伊斯塔尔需要缓慢地积累经验,重新学习很多知识。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但对他们而言,关于蒙福之地的回忆就像一幅他们极度渴望(只要他们忠于使命)的遥远景象。因此,他们出于自愿,忍受背井离乡的痛苦,抵御索隆的阴谋诡计,由此方可铲除当时的邪恶。

事实上,所有伊斯塔尔当中只有一位始终忠于使命,便是最后到来的那位。因为第四个来到的拉达加斯特迷上了生活在中洲的众多鸟兽,抛弃了精灵与人类,与野外的生灵为伍度日。他因而得名“拉达加斯特”(该名见于古时的努门诺尔语,据说意思是“照料野兽者”)。☾4☽而库茹尼尔·岚,也就是白袍萨茹曼,堕落放弃了自己的崇高使命,变得骄傲、急躁、迷恋权力,图谋以武力推行自己的意志,并推翻索隆,但那位黑暗神灵比他强大,他落入了对手的罗网。

然而在精灵当中,最后一位来到的伊斯塔尔被称为“灰袍漫游者”米斯兰迪尔,因为他居无定所,既不为自己聚敛财富,也不为自己招揽信徒,相反总是在西部地区来来往往,从刚铎到安格玛,从林顿到罗瑞恩,在危难时期与所有的居民结下友情。他具有热心又急切的秉性(纳雅这枚戒指对此也有助益),因为他与索隆为敌,以激励之火对抗吞噬与毁灭之火,在希望渺茫、遭遇危难之际施以救助,但他用暗淡如灰烬的衣袍掩盖了自己的欢欣与易燃的怒火,因而只有十分了解他的人才能一瞥他的内在之焰。他固然可以快活风趣,友善对待年轻单纯的人,却又常能脱口而出辛辣的言辞,谴责愚行。但他并不骄傲,既不求权力,也不求赞颂,从而在各地都得到所有并不自傲的人们爱戴。他通常倚着一根拐杖,不辞劳苦地徒步旅行,因而被北方的人类称为甘道夫,意思是“持杖的精灵”。他们认为他是精灵一族出身(虽然前文已经说明,这是误会),因为他偶尔会在他们当中制造奇观,尤其偏爱火之美。然而他之所以造就这些奇景,主要是为了欢笑与喜悦,并不希望任何人敬畏他,或出于恐惧而接受他的建议。

索隆再度崛起之际,他亦奋起,并展露了一部分力量。他成为抵抗索隆的主要推动者,最终取胜,依靠警惕与辛劳将一切导向了至尊者之下的众位维拉构想中的结局。然而,据说他在自己前来完成的使命即将告终之际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并且被杀。他死后又被短暂地送返,届时身穿白袍,变成一团光芒四射的火焰(然而不到情况危急仍不展露)。待到一切结束,索隆的魔影被除掉,他渡海而去,永不归返。反之,库茹尼尔被推翻,彻底遭到贬黜,最后死于一个饱受压迫的奴隶之手。他的灵魂去了不知位于何处的注定归去之所,但无论裸魂还是化身,都再也没有返回中洲。

《魔戒》中仅有的一处关于伊斯塔尔的综述出自附录二“编年史略”第三纪元部分的摘要:

作品简介:

《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汇集了自远古至魔戒大战结束、时间跨度足有数千年之久的种种中洲逸事:

巫师甘道夫对促成矮人聚首袋底洞、谋复孤山的生动叙述;

伊熙尔杜身遭不测,魔戒落入大河的前因后果;

加拉德瑞尔的过往与力量之戒的铸成;

刚铎与洛汗两国缘何结下同仇敌忾的生死盟约;

沉沦之地努门诺尔漫长历史遗留的唯一记载;

以及初代黑暗魔君尚未败亡之时,杜内丹人的先祖图奥是如何亲见司掌众水之神乌欧牟现身于贝烈瑞安德的海滨,传奇英雄图林又何以慨叹自己“自童年起就在魔苟斯的黑暗迷雾中摸索”。

本书是为渴望更加了解中洲的语言文化、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的读者准备的厚礼。

诚然,书中“每个故事都是‘未完’的,差别只在程度的深浅,并且是多种意义上的‘未完’”,但传奇本无穷尽,故也永不终结。

作者:托尔金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翻译:石中歌邓嘉宛

标签:托尔金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英国魔戒奇幻

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中洲地图译名对照3索引4第四辑 第三篇 帕蓝提尔5第四辑 第二篇 伊斯塔尔6第四辑 第一篇 德鲁伊甸人7第三辑 第三纪元 附录8第三辑 第三纪元 第五篇 艾森河渡口之战9第三辑 第三纪元 第四篇 搜寻魔戒10第三辑 第三纪元 第三篇 远征埃瑞博
更多『网络玄幻』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