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11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11

桌上只剩下残留着一点面包屑的空盘子,酒瓶也空了一半,她在谈论(自由而毫无阻碍地谈着)监狱,她的同牢囚犯,看守,像过去一样,她总是沉湎于一些她觉得有趣的细节,将这个人或那个人纳入她那毫无逻辑却不乏趣味的喋喋不休中。

但是,在她今日的闲谈中又添进了某种新东西;以前,她的话总是幼稚地导向事物的要旨,但是此时,她的话都只是躲避事物本质的借口而已。

但事物的要旨在哪里呢?接着四十来岁的男人觉得猜到了,他问:“你哥哥后来怎么样了?”

“我不知道……”姑娘说。

“他们放了他吗?”

“没有。”

四十来岁的男人明白为什么姑娘会从火车站的售票柜台逃跑,为什么她这么害怕回自己家;因为她不仅仅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她还是造成哥哥以及全家不幸的罪魁祸首;他能够想象在审问中他们是如何逼她承认这件事的,而她为了解脱,又是如何陷入越来越可疑的新谎言之中的。她又如何和父母解释说不是她揭发的哥哥,给他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而是一个谁都没听说过的年轻男人,甚至此时都已经不再存在的年轻男人?

姑娘沉默了,四十来岁的男人突然觉得心中升起无限同情,最终他简直被这同情淹没了:“今天就别回你父母家了。你还有时间。你先得好好想想。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留在这里。”

接着,他向她弯下身子,将手贴在她的面颊上;他没有抚摸她,他只是轻轻地把手贴着她的脸,很长时间都没有松开。

这个手势包含着那么多的好心好意,姑娘的眼泪不禁流淌下来。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 诗人自渎 152第三部 诗人自渎 143第三部 诗人自渎 134第三部 诗人自渎 125第三部 诗人自渎 116第三部 诗人自渎 107第三部 诗人自渎 98第三部 诗人自渎 89第三部 诗人自渎 710第三部 诗人自渎 6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