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传 精彩片段:
第三十三章
我们怎样在灯笼人的港口登陆并来到灯笼国
我们很快便驶进了灯笼国的港口。
在一座高耸的碉楼上,庞大固埃认出了拉?罗舍尔①的灯笼,它照得下面一片雪亮。我们还看见法罗斯的灯笼②、诺普利奥斯的灯笼③以及雅典的阿克罗波里斯奉献给帕拉斯的灯笼④。
离开港口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灯笼人⑤就住在那里。这是个依靠灯笼为生的民族,跟我们国家里依靠替修女募捐为生的教士一样,都是勤恳的好人。古时德谟斯台纳的灯就是点在这里的⑥。从港口到皇宫,有三个石碑式的灯笼人——他们是码头上的哨兵——为我们引路。他们象阿尔巴尼亚人一样,都戴着高大的帽子。我们把这次航行的目的告诉了他们,并对他们说我们有意从灯笼国皇后那里得到一个灯笼人,好为我们照明道路,让我们找到神瓶的谕示。他们答应尽力帮忙,还告诉我们说,这时正是机会,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可以好好地选择一番,因为皇后正在举行全国大会。
来到皇宫,有两个司礼仪的“灯笼”,一个是“阿里斯托芬灯笼”,一个是“克利昂特⑦灯笼”,把我们引见给他们的皇后,巴奴日用灯笼国话把我们航行的目的简略地又陈述了一遍。我们受到这位皇后热情的接待,并立即关照我们参与她的晚餐,以便从容地选择我们乐意用作向导的“灯笼”。
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便专心致志地注意和观察她们的一切举动、衣着和态度,以及晚餐时的饭食。
皇后穿了一身水晶衣服,是大马士革和波斯的巧匠制就的,上面镶嵌大粒的钻石。皇族“灯笼”,有的穿宝石,有的穿镀金云石,还有的穿琉璃石。其余的则穿牛角、纸和油布。“号灯”也都根据各自氏族的级别和资历穿戴打扮。然而,在穿戴最考究的行列里,我却发现一个土制的,跟陶器的缸瓮一样。正在惊奇的当儿,有人告诉我说,这“灯笼”就是艾比克台图斯的,古时有人出三千“德拉格玛”①还不肯出卖的就是她②。
我还仔细观察了马尔西亚尔的“多头灯笼”③,着她如何穿戴和打扮;还更注意地看了克里西亚斯的女儿奉献给卡诺巴的“卄头灯笼”①。
我还看见古时在底比斯阿波罗殿堂里拿出来的那个“挂灯”,后来被征服者亚历山大带到伊奥利亚②的古米城去的就是她③。
① 拉?罗舍尔:法国沿大西洋海岸地名,为当时新教之根据地,悬挂灯笼的碉楼,在拉?罗舍尔的南城墙上,航行船只视为灯塔。
② 法罗斯:埃及亚历山大港外岛名,上有灯塔,为普陀里美所建。
③ 诺普利奥斯:神话中尼普顿之子,帕拉米底斯之父,曾建阿尔戈斯灯塔。
④ 即卡里马古斯所建的灯塔,见包萨尼亚斯《希腊游记》第一卷第二十六章第七节。
⑤ 原文lychnobiens,指依靠灯笼光亮为生的人,见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四卷第四章第五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