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文集·中短篇小说卷 精彩片段:
她吸的是带薄荷味儿的烟
把信投入信箱,他同时下了决心,如果这次再没有回音,他只好另寻出路。
人人都说,眼下是发迹的最佳时机,可他为什么一次机会也碰不上?和失落的一代不同,他说不出到底谁耽误了他,不过就是生不逢时,未能幸免地遭遇了古今中外所有生不逢时者的千古遗恨。
也曾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是都被“可是”否定。别人一做就成的事,不知为什么一到他这儿就此路不通。
如他这个年纪的人一样,难免不做几场出国梦,可是托福考来考去,总也考不过线,白交了那几十块美金的报名费。
祖父就悔不该当初地说:“唉,当初要是和她一起走了,现在还用发这个愁……”
一旦因为一种“当初”的错误,也就无法验证另一种“当初”的正确。可听他的口气,似乎另一种可能的“当初”,应允过祖父向往的一切。
干过写小说的勾当,可是错过了时机,该玩的花样,早就让那些作家玩儿完了。如今连他们自己都觉得难以为继,他还能玩出什么名堂?
也练过小摊,可是因为资本太小,只能做一点寒酸的烟酒买卖。
虽然报纸上说,大学教授都去卖馅饼了,听说其中还有一些学术权威,不论在国内或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可让这种人去卖馅饼,合算吗?
不能这样问。
因为,有人强迫他们去卖馅饼吗?当然没有。说来说去,这都是你自己愿意。丢人现眼也好,大发横财也好,一肚子学问从此付诸东流也好……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
你没时间备课,一本讲义用了多年也好;你白天黑夜净想着挣钱,甚至上课时在讲台上睡着了,一脚踏空,从讲台上掉下来也好……谁也不会找你算账,人们都忙着改革开放去了。
究竟卖馅饼好,还是做学问好?他算不过来这个账,难道大学教授,乃至社会舆论也算不过来这个账吗?也许人们都在装傻,“装傻”可能是所有办法中最好的办法。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你不还得将挡、土掩,满世界点将、运土去?
不行,他可不能这样糟蹋自己,他是有远大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