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段祺瑞政权_上篇 袁后中国 第三章 民国史军阀篇四圆四方图解

唐德刚
中国历史
总共14章(已完结

段祺瑞政权 精彩片段:

上篇 袁后中国

第三章 民国史军阀篇四圆四方图解

——海外教授民国史经验浅介之一

在国外大学里教授近代、现代、当代中国史,其最难讲授的一段,我个人的经验,是莫过于中华民国初年,军阀时期那一阶段了。这一阶段的中国史是一段军阀混战史,而军阀又分“皖系”(安福系)、“直系”、“奉系”、“晋系”、“桂系”和有实无名的“滇系”、“粤系”,另外还有无数其他的小集团、小派系。

各系军阀之外,帮凶文人还组织了一些政客的小集团,什么“研究系”、“交通系”、“政学系”等等数不清的帮派;有的还挂着政党的招牌,从事政治活动。真是系类纷繁,莫衷一是—他们打起仗来,又是什么“护国”、“护法”、“直皖”、“直奉”、“定桂”、“援鄂”……打仗的将军们,又有什么绿林大学毕业、倒戈将军出身……总之,一个历史家要把这文武各系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弄出个头绪,真谈何容易。再要把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向你课室里一大群青年学生讲解清楚,那就难上加难了。你的学生如果再是对中国甚或东亚都一无所知的五色洋人,那几乎就不可能了。

在1950年代的中期,笔者尚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当研究生的时候,由于毛周诸公闹出的“中国热”,使美东十数家大学都开了些“现代中国”(modern China)和“当代中国”(contemporary China)一类的课程。选课的学生除“本科生”、“研究生”之外,还有一些“成人教育班”(adult education或general studies)中的成人,及大批的中学教员和公务员。因为那时的中学教育也受感染,中学课程中也不免要讲授有关中国的课题。那些对中国毫无所知的公教人员,这时甚至在学校和政府的特别资助之下,也临时抱佛脚,来搞点“恶补”,所谓“在职训练”(In-Service Training)—因为他们之中很多人对毛泽东究竟姓毛或姓东,蒋介石姓蒋或姓石,都搞不清楚。至于“北京大学”是私立(像哈佛和哥伦比亚一样),或是州立(像加州大学),那就更莫名其妙了。再谈起“国立”北京大学,这“国立”二字就更费解了。美国有啥“国立大学”呢?!—所以那时各大学和补习班,对各阶层的中国学教师,真是需才孔急。

笔者这个“研究生”,那时在哥大所“研究”的原非“中国学”。但是打工自给的“蓝领工作”实在太辛苦;想找个“白领工作”轻松轻松,所以就经友人介绍,到纽约市立各学院的夜校,干起“月光教师”(moon-lighting teacher),教起“中国现代史”来了。

教中国现代史的第一堂课便是“军阀史”(China under Warlordism)。乖乖,皖系、直系、奉系、晋系、桂系……我从哪一“系”讲起呢?—最初我讲得结结巴巴,我的学生也被我讲得晕头转向。这宗新媳妇的过程,岂是老师没经验,学生没底子哉?未必也。君不见纵迟至今日,一谈到军阀,几个汉学大师不晕头转向呢?不信且去翻翻那本最近才出版的光彩辉煌的《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便知道了。这部号称最具权威性的巨著,说起军阀来,还不是结结巴巴,不知所云?

“北洋军阀”这段历史的确是很复杂。但是当老师的在课堂之中,不管面对的是哪一种学生,讲起中国军阀来,只能结结巴巴地蒙混过去,吾不信也。既然吃这行饭,就得讲个清楚。试讲若干堂之后,我乃以幼年学习英文文法的办法,把这群最复杂的军人和政客的故事,来“表解”(diagram)一番。这就是本篇拙作所想“浅介”的海外教学经验,那两张“四圆”、“四方”的图解了。

想不到这两张小图表—一张专讲“军阀混战”,另一张则讲“政客乱政”—倒十分管用。讲课时把它们分别向黑板上一挂,然后教鞭所触,不特来自非拉两洲的大一新生,顽石点头,那些早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恶补教师和商场律师也大为称赏。后来在常春藤盟校研究院之内很多准博士和未来的大使学人,也不禁鼓掌欢迎。因为这两组小图表,原是可简可繁,可浅可深的—其浅也,则一目了然,游鱼可数;其深也,那就卧龙藏蛟,没个潭底了。各阶层学生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自得其乐而互不干扰也。个人一得之愚的小经验,对海内外的同行师生或不无参考的微效,因不揣浅薄,自珍敝帚,略事回译,聊博同文一粲。若不吝惠教,那就抛砖引玉了。

四个小圆圈,十二年大混战

什么叫作“四圆”呢?

那便是以四个圆圈圈,来把北洋军阀十多年的大混战表解一番。庶几能找出点头绪来,对民初那一段混乱的内战,做点有系统的了解。

原来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大致只胡闹了十六年(自1912年4月到1928年5月)。这十六年大致又可划分成四大段,每段四年,而每一段又正好由一个或一系军阀当权。当然他们的政权都是枪杆打出来的;而每一新政权的出现,在当时中国的政治地图上,也就画出了不同的层面。根据这些不同的层面,我们就可以用抽象的方法来加以图解了。

首先在“袁氏当国”那最初四年(1912~1916)里,虽然也是内战不停(“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外患加剧(“二十一条要求”),但在政治地图上至少还维持个“大一统”的局面;没有发生“一国两府”的现象。袁氏一死(1916年6月6日),中国就开始分裂了。

作品简介:

袁氏当国,袁后中国,几乎封尘的遗稿,劫后重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糟乱的一段时期,应该就是民国初年的所谓军阀时期了,而军阀时期实在是从袁世凯死亡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因为在帝制前,袁氏主政下的北京政府,还是一个可以号令全国的政府。地方军头还不能目无国家法纪,随意横行的。野心政客虽然也难免结党营私,但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之内,纵横捭阖,多少还有些顾虑。可是到袁氏一死,那才是真正的王纲解纽,全国皆兵,政客纵横,中国近现代史才正式进入一个所谓“军阀时期”了。

一念之差做皇帝的袁世凯,闻国会而头痛色变的段祺瑞,全无班底的孤家寡人黎元洪,貌似菩萨浑浑而有机心的辫帅张勋,天生领袖文盲大总统曹锟,锋芒毕露的“飞将军”蔡锷,早年当“胡子”最后主政中枢的张作霖,内战绝不再打了的张学良,善于观风的山西阎锡山,全国知名的“倒戈将军”冯玉祥,纵横捭阖的老政客孙洪伊,旧式官场代拆代行的徐树铮,手无寸铁的梁启超,疯名远播的国学大师章太炎……

唐德刚故世之后,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开始整理他留在纽约的手稿、论文、诗词、书信等资料,首先把其中若干遗稿重新编译,终使本书得以问世,唐德刚“民国通史计划”因此呈现“民国史军阀篇”。全书分为“袁后中国”、“段祺瑞政权”与“外篇:民国史军阀篇余绪”三部分,主要描绘袁世凯死后的政治乱象,阐述北洋军阀和政客的争权夺利,实力派段祺瑞脱颖而出,掌握大局的经过,综论黎段府院之争、参战案、宣统复辟、孙中山南下成立护法政府等历史问题,兼而探讨桂系、奉系军阀的兴衰始末。作者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言人所未言,值得细读。

作者:唐德刚

标签:唐德刚段祺瑞政权历史中国近代史民国中国历史

段祺瑞政权》最热门章节:
1外篇 民国史军阀篇余绪 第十一章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2外篇 民国史军阀篇余绪 第十章 论桂系3外篇 民国史军阀篇余绪 第九章 民国军阀概述4下篇 段祺瑞政权 第八章 谈谈打打的护法战争5下篇 段祺瑞政权 第七章 再造民国,段阁复起6下篇 段祺瑞政权 第六章 皖系政权的发展与“参战”的纠纷7下篇 段祺瑞政权 第五章 段祺瑞和所谓“皖系”是什么回事8上篇 袁后中国 第四章 “护国运动”的宏观认知与微观探索9上篇 袁后中国 第三章 民国史军阀篇四圆四方图解10上篇 袁后中国 第二章 袁世凯留下的烂摊子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