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政权 精彩片段:
下篇 段祺瑞政权
第五章 段祺瑞和所谓“皖系”是什么回事
——皖系始末之一
在一部“民国通史”里,笔者在不同的拙著中,曾一再强调,最令史家和读者感觉头痛的,实在是民初“军阀混战”那一段。据个人对民国史数十年的探索,那些从事混战的大小军阀,就不下数千人。跟他们枪杆打转的,还有数不尽的政客和党人。他们结党为公,或结党营私,忽聚忽散,朝秦暮楚,你要把他们清理出个头绪来,那真是治丝益棼,不知伊于胡底。不信你去翻翻那一套西方“剑桥学派”,由已故汉学大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所主编的、最权威的《剑桥中国史》,看看它的第十二册,有关民国军阀那一段(有汉语译本)你就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要选用它作教材,去大学或中学课堂授课,那就变成不知所云了。
一扇玻璃窗,四个方框框
其实一部军阀混战史,历时不过十六年(1912~1928)。真是无巧不成书,历史家如把这十六年分分阶段,它不多不少,四四一十六,整整四年一段,可以顺序排列如下:
袁氏当国,1912~1916;
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
曹锟、吴佩孚与直系政权,1920~1924;
张作霖、张学良的奉系父子配,1924~1928。
你如再把他们四组,分别划成四个方框框,像一扇四块玻璃的玻璃窗。按时间先后,你再录下他们各组的大事记。如此的一扇嵌字玻璃窗,就是这十六年军阀混战的编年史了。清清楚楚,一丝不乱。笔者在前篇拙著里,就曾替他们装过这扇玻璃窗。因这玻璃窗,很简单明了。装卸都很容易,记忆不难,这儿为读者就便参考,就重提一下如上。读者稍事浏览,便可终身不忘。
一场混战,四个圆圈
至于他们之间的混战,我们也曾制出简单的图表,把这十六年的混战双方或多方,画成四个圆圈圈,以一个圆圈代表统一的中国。军阀混战,先是南北对立,把圆圈一分为二。章太炎曾为这个南北分裂,写出一副讽刺的对联,说:“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再简化一下,便成为:“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想不到的是,军阀既分南北之后,南北反而停战了。以后的内战,却变成南打南(先是广东打广西,所谓中山“定桂”;再来广东打广东,陈炯明叛孙,中山率南方军阀讨陈)、北打北(直系先打皖系,奉系再打直系)的两场平行的区域内战了。巧的是,这四场南北自打的区域内战,几乎都是南北同时开打的。他们再打出个南北对峙之局,就是蒋介石将军誓师北伐的时机了。用圆圈的分裂,来表解这场混战,也可以一目了然的。前章表解,已颇道其详,这儿稍微提一下,使读者有个大略的印象,就不再重复了。
本篇现在所要讨论的,便是这第二块玻璃,和第二个圆圈。内容是段祺瑞的皖系政权的始末。
段祺瑞的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