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人生 精彩片段:
第二部分 创建安利帝国
14 回馈社区,做负责任的企业
市区再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让我意识到,想让人们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往往只需要有人表达意愿并提供协助。我很高兴能够在社区中培养出施予文化。每个人都有能力付出,付出能带来一种喜悦,施予者也是主角,而不只是旁观者。
请想象,你出乎意料地受邀加入了一个委员会,要筹集数百万美元。有一次,大急流市市长就对我提出了这项邀约,目标是筹款以恢复大急流市昔日的光辉。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部分城市一样,当时大急流市的资金和人口都外流到了郊区,急需恢复活力。四条主要街道之一的蒙洛大道上有几家老旧的百货公司和平价商店,很多店铺都空荡荡的。一度繁华的潘特林德饭店已经破旧不堪。市区内仍有几辆公交车在行驶,但市中心已不再热闹。各项活动的枢纽已转移到了郊外的住宅区和购物中心。
我先前提过,市民的归属感会造福邻里。如果我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感到骄傲,希望家乡繁荣,便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我也谈过作为丰富人生者的好处,以及这种正面态度与行动能如何帮助大家获得成功,但在40年前,当家乡变得荒芜、急需援助时,这种态度却很少见。
最终,有一个人站出来起了领导作用——大急流市首位非裔市长莱曼·帕克斯(Lyman Parks)。他成立了一个由企业和社区领袖组成的委员会,筹集资金来修缮原有的会议中心并兴建一座音乐厅。有了好的会议中心才能为本市带来更多会议业务,而音乐厅可以让城里发展中的艺术团体进驻和举行演出,尤其是对早已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大急流市交响乐团而言。此前,他们一直在破旧的市民中心演出。
重新打造“市中心”
我受邀加入了委员会,并被指派与本地银行总裁狄克·吉列(Dick Gillette)一同主持筹款委员会。我们聘请了一名擅长音乐厅设计的芝加哥建筑师来设计音乐厅——这是大急流市历史上的第一座。狄克和我找到了大急流市的所有绅士,希望能够筹集60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最终,我们一无所获。
我们当时在安利公司为有可能捐款的人们举办了一场晚宴,以此来介绍音乐厅。我们的重点在于,它有可能成为大急流市城区中的热门集会场所。我们解释道,拜早期定居在这里的印第安人之赐,条条山路都通往格兰德河。后来的道路是沿着山径的路线修建的,所以四面八方的人都可以来到河边这处集会地点。筹款活动的主题就是“格兰德河上的集会地”(A Meeting Place on the Grand)。筹集600万美元是个艰巨的任务,当时的人不像现在一样有捐赠的习惯。我接触了数个富裕家庭,向他们提议,只要捐款100万美元,音乐厅就可以以他们家族的名字来命名,但没有人买帐。当时并不流行大额捐赠或是用给建筑物冠名的方式来表彰慷慨的市民。
狄克后来对我说:“我真不希望把这些人的姓名挂在音乐厅上。我希望可以用你的名字。你代表新一代的施予者,是后起之秀,我希望你能成为百万美元的捐款人,那么我们便可以把你的姓名挂在音乐厅上了。”
身为企业界人士,我比较关注会议中心,但海伦却对艺术有兴趣,当时她是大急流市交响乐团的董事会成员。捐一大笔钱给音乐厅是一回事,同意用我们的名字来命名又是另一回事。我们迟疑了很久,彼此认真讨论,又与一些亲近的朋友讨论。最后,我们决定冠名,但真心希望这种做法不会被视为炫耀或自视甚高。从那以后,本市的新音乐厅便冠上了狄维士的姓氏,迄今依然如此。
安利格兰华都大酒店的诞生
这笔捐款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笔百万美元捐款。可是对大急流市更有意义的是狄克·吉列对下一代的期望。“从现在开始,”他说,“我们可以去找地方上的各色人士募捐,以你为范例。这将为新一代的施予者定调。”他明确地将音乐厅视为此类项目的开端,以及以市民捐款人为新建筑命名的滥觞。
狄克是对的,音乐厅的案例在大急流市掀起了前所未见的捐款热潮。
新建筑的灵感源源不绝。我们的新会议中心附近需要一座酒店,当时的大急流市也没有宴会厅可供举办庆祝活动或大型活动所用,于是大家开始构想一家附设了聚会房间、宴会厅和餐厅等设施的新酒店。如果我们想振兴市区,就必须解决此类设施缺乏的问题。我被指派去与希尔顿(Hiltons)和其他酒店业者接洽,询问他们是否有意在大急流市城区兴建一座酒店,但他们都表示,目前惯例是在机场附近而不是在市区建设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