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力量 精彩片段:
第九辑 访谈辑录
做一个有精神目标的人——答浦发银行刊物《卓信》
问:您是否听说过“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这句话?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对您的推崇(您说到了她们的心坎里),也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以为,您的读者以女性为主。您对这个说法有什么看法?
答:老有人对我提到这句话,当然知道啊。我的确有许多热心的女读者,对此我只感到愉快,丝毫不觉得难为情。我揣测,女性之所以喜欢我的书,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我比较能够欣赏女性并体会她们的心理,谁不喜欢听中肯的恭维呀。第二,女性离功利战场比男性远,心比较静,又看重情感生活,容易与我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不过,我的读者未必是以女性为主,我也有许多男性读者,并且和其中一些人成了朋友。
问:您身上有很多标签,哲学家和作家这两个身份,您更喜欢哪一个,更愿意把哪一个当作主业?或者说,它们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的?
答:我完全不在乎标签和身份,随人们怎么称呼,我无所谓。我一向认为,在精神领域是不存在严格分工的,文史哲本是一家。就我自己而言,我自小喜欢想哲学问题,也喜欢看文学书籍,因此,在后来的写作中,用文学的方式写哲学的内容,就成了一件自然的事,我觉得这样做最舒服,和我的性情最吻合。
问:您是一个非常多产的作家,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笔耕不辍?能简单给我们描述一下您写作的状态吗?(需要怎么样的环境,每天能写多少,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吗,那时怎么办等等。)
答:我不算多产,你们看到我出了许多书,其实大多是旧作的重版或选编,新作品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新书,一年有一本就不错了。我基本上天天都在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因为我喜欢,乐在其中,不让我工作我反而会非常难受。不过,我写东西比较慢,平均一天也就写几百字。当然也有写得快的时候,情绪饱满,思路顺,一天两三千字。灵感枯竭怎么办?很简单,不要硬写嘛,硬写出来的东西一定糟糕。我会停下笔来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思绪、灵感、积累会被唤醒,就又有了写作的冲动和题材。
问:是什么让您能够将生与死、灵与形、爱与孤独、执着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问题思考得如此深刻?这需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某些精神上的压力吗?换言之,您为之付出了哪些代价?
答:其实,对于我来说,你提到的这些人生大问题完全不是抽象的,它们都是我的生活中和灵魂中的问题。因此,我不是刻意去想这些问题,而是无法回避,必须开导自己,为自己解除困惑。我不认为我的思考有多么深刻,事实上,许多困惑仍在,我做到的只是比较真实罢了。既然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就不能骗自己,给自己一个虚假的解决。我不觉得这个过程给了我多大的精神压力,或让我付出了什么代价,问题已经在那里,你不去想,它们成为隐痛,更受折磨,不如坦然面对它们。
问:有人说,您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身修炼而非家国大事,就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诚然,这个社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假如您是手握手术刀的医生,您会从哪个方面开始治疗?
答:儒家把修身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个修身不能局限于道德修养,应该深入到灵魂的层面,关注人生觉悟和精神素质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关注这个层面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太热衷于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一展抱负,恰恰不重视灵魂层面上的修身,在这一点上还不如古人。一个内心没有精神目标的人,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内涵上会是肤浅的,在动机上可能是功利的。其实我也并非不关心社会问题,你们看一看我近些年的文章和讲演,对此多有涉及。我一直强调的观点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
问:刚刚得知您有博客的那一瞬间有点惊讶,一直觉得您是喜欢将自己藏在幕后的(不知道这个判断是否失准)。为什么会想起开博客?想通过博客和博友们交流些什么?现在保留着怎么样的一种更新频率?
答:我的博客是新浪主动给我开的,至今已有五年多,最近新浪和腾讯又给我开了微博。我和大多数开博客和微博的人不同,并没有频繁地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瞬时感受曝光。我绝不会这样做,这倒不是因为我喜欢将自己藏在幕后,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随时向人报告自己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和想法是特别无聊的,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沉默中的酝酿十分重要,在公众面前频频亮相几乎是一种自残。在多数情况下,我只是从我已写的文字中挑选一些贴在博客和微博上,大致上一周更新一次。我认为效果是好的,一是扩展了我的读者面,许多人是通过这个渠道读到我的文字的,二是能够很快得到读者的反馈,这对我的思考和写作是良好的激励。
问:您说过,“要读那些永恒的书”,什么叫永恒的书?现在社会节奏很快,人们留给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一些赫赫有名的世界名著,竟然很多都被束之高阁,甚至有些孩子连中国四大名著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作为一个哲学家,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作为一个作家,您是否担心自己著作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