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_第九讲 方寸之间 别有洞天——鼻烟壶(上)

马未都
随笔杂谈
总共11章(已完结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精彩片段:

第九讲 方寸之间 别有洞天——鼻烟壶(上)

中国的古代工艺品中鼻烟壶是出现的门类最晚的一种,它品种齐全。为什么说鼻烟壶出现的最晚呢?是因为鼻烟这个形式就非常晚。

晚明的时候鼻烟是作为贡品进入中国的,我们原来是不吸烟的,我们人类染上吸烟的这个习惯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远,只有几百年的时间。鼻烟跟我们后来吸食的烟卷是有明显地不同的,它这个不同表现在很多方面。我们今天把香烟和鼻烟比较一下呢,还可以看出吸烟据医生讲百害而无一利,你不仅危害自己还危害大家危害环境。所以现在各国包括我们政府都积极在禁烟。但鼻烟呢,它是不燃烧的,它是经过陈化、密封、加入药材,比如麝香。它是直接只个人吸食不会污染环境。

鼻烟有很多种味道,过去说鼻烟大概有五种味道。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膻,第三种是糊,第四种是豆,第五种是甜。就是它大概有这么五种味道。实际上还可能又酸又甜,还有各种味道相配。

鼻烟是有各种味道的,它的功能呢,第一个功能是解乏,鼻烟是可以解乏的;第二个功能是去疾,就是解除病苦,比如感冒、发烧,小病小灾的,用鼻烟是可以治疗的;第三个功能是可以疗伤,比如它有活血的功能。

关于鼻烟药用的记载,古籍上非常多,《红楼梦》里就有这样明确的记载。《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着了风寒,吃了两天药不见好,这时“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了关窃。‘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睛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 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了,感冒就快好了。

这里提供了一些信息,比如装鼻烟的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金星玻璃是什么呢?乾隆朝一种时髦的玻璃器,红褐色,里面闪着金星,又称"温都里那石"。听着就是个外来的名字,很怪。温都里那石在乾隆六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一般的史籍是这样记载,仅乾隆一朝有。故宫里现存"温都里那石"就是金星玻璃的器皿大概40多件,数量不是很多。

最早的鼻烟相传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带入万历一朝进献给皇帝。史书上这么相传但也不一定,因为最早的记载往往是不清楚的,是后人补记的,不是当时确切的记载。

明末有一个人叫张介宾,他写过一部书叫《景岳全书》。书中说:“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后自吴、楚地土皆种之。 张介宾本身是个医生所以他这种可治病的植物记载应该说比较准确的。他说烟草这个东西,在万历以前是没有的,从万历以后从福建、广东引进,后来像湖北、江苏才有种植。

西方人把鼻烟进贡给万历皇帝的时候是装入一个瓶装的容器中。玻璃瓶里头装着鼻烟直接进贡。他这个包装有大小两种包装,大包装一般可以装两斤,小包装一般都是半斤。这种玻璃瓶一般是方的,有大的有小的上面描着金花,玻璃瓶描金。我们今天看西方有很多酒瓶子上还保留这种风格,就是透明的玻璃瓶上描金。所以这叫鼻烟瓶,俗称大金花、小金花。这是鼻烟第一次进入中国时候的状况。

中国人呢在使用这个鼻烟盒的时候呢,他发现它有缺点,中国人很细心。第一个缺点:易翻撒,我们都有这种经验越小的盒子,尤其扣得紧的时候,你开盖的时候,稍一不注意就扣掉了。好容易皇上赐一盒鼻烟盒回去想吸,扣得又紧一抠,扣地上了,它有这个缺点。第二个缺点:易吹散,当时吸食鼻烟的人,很多时候是在室外。比如牧民他在草原上累了坐下来想吸吸烟,把这盒一打开一阵风刮去半盒很心疼。。第三个缺点:易散味,宝玉不就说了吗,"走了气 就不好了"什么叫走了气呢?就是这味散了,盒盖大你一打开一会儿味道就不足了,这是它的缺点。

作品简介:

本书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者:马未都

标签: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百家讲坛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一讲 文明积累 受用清福——文化的力量2第十讲 秋水盈光 掌中乾坤——鼻烟壶(下)3第九讲 方寸之间 别有洞天——鼻烟壶(上)4第八讲 掐丝填彩 繁缛华丽——景泰蓝5第七讲 炉火纯青 铸造精湛——明清铜器6第六讲 文玩珍赏 游刃有余——名贵材质雕刻7第五讲 雕镂精湛 妙趣横生——竹雕艺术8第四讲 含英咀华 百宝争辉——镶嵌艺术9第三讲 捉刀代笔 科罗曼多——雕刻漆器10第二讲 粉饰生活 千文万华——唐至清代漆器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