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精彩片段:
推销员
6、询问
在谋杀故事中知道某些事情的那个人,或者被别人认为知道什么的那个人,在被追问之前,肯定会和追问的人卷入某种关系之中,而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后者有机会去追问。
对于被询问的人来说,这种关系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暴力存在”:如果拒绝回答的话,很有可能会对拒绝回答的人本身造成某种后果。因为恰恰是询问者才有机会设定这种后果,他们可以通过将后果展示在被问者面前来勒索他。不回答无论如何都会导致某些后果。谋杀故事进行到这里,被问者或者陷入一种非个人的法律暴力,或者一个人的非法暴力之中,这个人可以独断专行地设定这样的后果。可是就连法律也像是一种勒索。
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两种形式的暴力询问都会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这样”开始。如果被问者不回答,那么就会针对他采取一种行动。
如果针对被问者的行动还是不能让被问者回答,或者他的回答明显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一再重复。
如果被问者还是不回答,那么人家就会针对他采取另外一个行动。
如果通过这个行动,被问者依然不回答,那么针对他的就会是另一个行动。
他不行动的次数越多,也就是说,他不回答的次数越多,对他采取的行动也就越多。
这些行动中的每一个无非那个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如果不是这样”的堆砌会漫长地进行下去,直到被问者要么开口回答,要么暂时给出回答,要么压根就丧失了回答的能力。
即便被问者不回答,人们也能从他的行为举止中推断出可能的答案来。他的每个手势都是一个可能的回答。他的表情的每个变化都是一种暗示。人们试图从他的每个动作上得出结论。他做的任何动作都有含义。就连他不做的动作也在暗示什么。每一个服务于日常和明确目的的动作都超越了自身,具有某种特别的目的。
保持沉默的被问者做了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都是一种信号。他不再是以自己的意愿做事。他的每个举动都可能传达一种信息。他的每个动作都是不情愿的自我暴露。
对于询问者来说,关键是要将那些揭示日常行为的词语挑选出来。它们寻求揭开被问者的动作、手势和表情里的秘密。他把夹克衫上的一粒纽扣解开又扣上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偏偏就是一排扣子当中这一粒,这意味着什么呢?他独独翘起拇指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他要这么频繁地在脸上擦来擦去呢?他的着装意味着什么呢?他两只脚之间的角度意味着什么呢?用手指打榧子说明了什么呢?拉耳垂呢?嘴角的唾沫呢?
不管被问者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就连谎话,沉默的方式,都是一个可能的回答。就连被问者的睡眠也可能对询问有利。他睡觉的姿势表明了什么呢?他睡梦中都说了些什么呢?为什么他在沉睡中现在又不说话了?他在沉睡中伸出手来在找什么呢?
在谋杀故事中,被问者总是试图破坏这种无数次要求他回答的暴力关系。通常在谋杀故事中,他根本不知道是谁在问他,也不知道询问者是谁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