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他方世界_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Ⅳ

约翰·克劳利
外国小说
总共27章(已完结

他方世界 精彩片段:

第六部 精灵议会

他们进入古老的森林,那些高耸的野兽巢穴。

——《埃涅阿斯纪》,卷六

就在黛莉·艾丽斯忙着思索、索菲边等待边睡觉、爱丽尔·霍克斯奎尔沿着雾茫茫的乡间小路朝某个北方的车站奔去赶一班火车的同时,奥伯龙和乔治·毛斯傍着一小堆火,猜不透弗雷德·萨维奇究竟把他们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也无法清楚回想起自己一路是如何走来的。

差异的风暴

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好些时日前启程的。一开始他们忙着准备,翻遍了乔治老旧的衣箱与柜子,但由于他们还不清楚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与困难,因此准备工作不免随性了点。乔治把他找到的毛衣、软趴趴的背袋、毛线帽、雨鞋等一件件丢了过来。

“喂,”弗雷德把他蓬乱的头发塞进一顶帽子里,“我好久没戴这种东西啦!”

“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啊?”奥伯龙站在一旁,双手插在口袋里。

“听着,”乔治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事先做好准备,抵得上三头六臂。”

“要用得上这玩意,”弗雷德高举着一件巨大的斗篷,“还真的需要六条手臂哩。”

“这一切实在蠢得可以了,”奥伯龙说,“我的意思是……”

“好啦,好啦。”乔治恼怒地说,一边挥舞着他刚刚从箱子里找到的一把大手枪,“一切就由你来决定啦,你这万事通。到时可别怪我没先警告你。”他把手枪插在腰间,接着又改变心意,将它丢回箱子里。“嘿,你们看这个怎么样?”他抓起一把二十刃的万用刀,“老天爷,我好几年没看见这东西啦。”

“赞。”弗雷德说,用他黄色的指甲把刀上的开瓶器扳开,“太赞了。管用得很呢!”

奥伯龙双手插在口袋里冷眼旁观,但他没有再提出异议。半晌后,他连看都不看了。自从莱拉克出现在老秩序农场后,他就很难长时间置身尘世而不失神。他似乎只是在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一幕幕场景中穿梭,如同置身他摸不清蓝图(或者他根本不想搞懂)的屋子里。有时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快疯了,但虽然这想法还算合理,也说得上是一个可能的解释,他却全然不为所动。一切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点毋庸置疑,但他却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一样:或者应该说,他能指出的任何事物(一条街、一只苹果、一个思绪、一份记忆)似乎都没什么不同,似乎始终是同一个样,但差异却还是存在。“不变的差别。”乔治常这么描述两件大同小异的事物。但对奥伯龙而言,这句话描述的却是他对一件事的感觉:那件事不知怎么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而且这改变八成是永久的。

作品简介:

◆《西方正典》推荐作品,哈罗德·布鲁姆称之为“被遗忘的经典”

◆美国艺术文学院奖、世界奇幻终身成就奖得主约翰·克劳利代表作

◆科幻小说俱乐部“50年50部最佳幻想小说”

时光缓慢坠落,

一个大家族走过循环的道路和季节,前往他方,

留下这部贮藏着旧日灵光的史诗。

《他方世界》以空间为核心元素,建构出一个与精灵有牵绊的美国大家族的秘密往事:七代人居住在一栋偌大的房子里,在时光变迁中静待故事终结、前往他方的日子。在精灵的主宰下,隔阂、欲望、失落、蒙蔽贯穿于家族史当中,但与此抗衡的是义无反顾、生生不息的爱。

全书布局宛如精美复杂的建筑,多重立面隐藏其中,随着认知角度的变换而徐徐展开。它像怀旧、感伤的爱情故事,又像原始自然力量与当代人类文明对抗的隐喻,是预言般的反乌托邦小说,也可能是蓄意模糊虚构与真实界限的元小说……作者隐晦地承袭了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有关精灵的文学艺术传统,又摒弃其芜杂荒诞的形态,结成这部借他者反观人类自身的上乘之作。

《他方世界》是一部重要的美国小说,足以媲美《百年孤独》和纳博科夫的《阿达》。——《波士顿评论》

《他方世界》和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一样神奇,仿佛浑然天成……约翰·克劳利的文笔瑰丽恢弘,在世的英语作者当中,能与之比肩的文体家屈指可数,且多半是诗人。小说家里,唯有菲利普·罗斯一贯保持克劳利那样的水准。——哈罗德·布鲁姆

这本书,难以言传:是耀眼的疯狂,还是宜人的清明,抑或兼而有之。应该告诉每个进入本书世界的人:你离开时的大小会跟进来时不一样。——厄休拉·勒奎恩

作者:约翰·克劳利

翻译:魏靖仪

标签:约翰·克劳利他方世界美国奇幻

他方世界》最热门章节:
1主要名词含义2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Ⅴ3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Ⅳ4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Ⅲ5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Ⅱ6第六部 精灵议会 Ⅰ7第五部 记忆之术 Ⅳ8第五部 记忆之术 Ⅲ9第五部 记忆之术 Ⅱ10第五部 记忆之术 Ⅰ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