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科幻之书1·窃星_祖父-(1955)-Grandpa

阿瑟·克拉克安·范德米尔杰夫·范德米尔
科幻小说
总共34章(已完结

科幻之书1·窃星 精彩片段:

祖父-(1955)-Grandpa

(德国)詹姆斯·H.施米茨 James H. Schmitz——著

沉默螺旋——译

詹姆斯·H.施米茨(1911——1981)是一位在德国出生的美国科幻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时常涵盖生态学和社会学的主题,在现今的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施米茨的处女作《绿色面孔》()收录于《未知》杂志。他最受读者欢迎的四篇故事于1960年收入小说集《织女星特工》()中,里面描写了有情感的机器人太空飞船和拥有念力的调解者之间的故事。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则收入了施米茨更多的故事。虽然主要以短篇科幻著称,施米茨也出版过几本长篇小说。

早在1970年前,施米茨就发表了广受好评的太空歌剧冒险小说。与其他小说家不同,施米茨的作品中,女性通常扮演着解救世界的积极角色。女性与男性在智力和体能上分庭抗礼这种设定在当时的通俗杂志上几乎闻所未闻——可见施米茨完全没有落入性别歧视的窠臼之中。施米茨的故事或多或少拥有相同的背景。他笔下银河系一望无垠,不仅是个容纳着人类和外星人居住的广阔空间,也是个暗藏着无限机遇的舞台。当然,施密特式的探险也危机四伏,这些危机往往不能改变小说的基调。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涉及与不友好种族接触时,较少在概念着墨,而更多的是侧重危机中团队或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解决困境的实际行动。因此,施米茨的故事风格更类似于通俗杂志投稿人默里·莱斯特。与莱斯特相比,施米茨的作品更充满活力,而且对探险家和冒险精神也更友好。

本选集收录的《祖父》一文于1955年在《新奇科幻》发表。这篇是典型的施米茨式作品,对笔下的外星生物充满怜悯;而不像同时代的恐怖科幻小说,将外星生物视作怪兽。因此,《祖父》一文比同时代大多数科幻小说更耐读。施米茨的这些作品常常将“生态”作为一个宏大的主题描绘,而这正是他笔下最妙趣横生的部分。本文中设计的外星生态系统非常复杂精巧。作者指出,人类探险者不应该自以为是,不应该只凭章程办事,而忘了因地制宜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施米茨是第一批将“生态”这个概念运用到科幻小说中的作家。

一只母鸡大小的毛茸茸的生物,从科德的头顶飞过。这只奇怪的生物拍打着绿色的翅膀,沿着山坡飞过来,正在他的头顶二十英尺的上空盘旋。

科德背靠着“跳船”,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生物。他现在才十五岁,而这个世界在四个地球年之前才被人类发现。他停靠跳船的地方,恰好在这个星球——苏塘的赤道上。苏塘地区殖民队通常管这种生物叫沼地昆虫。它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沼地昆虫的脑后浓密毛发下,常常藏着另一种生物。那种半寄生的生物体形更小,被分类为“昆虫御者”。

科德觉得这只昆虫似乎是个新物种,而寄生在它身上的御者则是个未知数。科德天生是个搞研究的。这对奇异的飞行组合,第一眼就将他的好奇心俘获。无穷无尽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涌上他的心头。这种特殊共生现象是如何协调的?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多么奇妙的生物啊,一旦你看到了,又怎么能错过呢?

通常,他会因为外界因素束缚手脚,放弃这样的调查。这是因为,殖民队是个干实事、办正事的机构——这里的两千名队员要花费二十年的时间,考察并征服苏塘这个崭新的世界。一旦这个星球被改造得足够安全舒适,十万殖民者将来此定居。在殖民地,即便是科德这样的年轻学生,也需要专注于考察站所设定的研究项目。之前科德搞独立研究的倾向,已经惹得他的顶头上司反感了。

为防万一,科德瞅了瞅身后的优格殖民考察站。这个建在小山里的考察站如同要塞一般,大门紧闭,并没有人活动的迹象。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十五分钟后,大门会打开,星球摄政将出来视察优格湾科考站,并参加当天的重要活动。

科德觉得,这十五分钟的间隙,已经足够自己将新物种调查一番了。

话虽如此,他需要先捉住这只昆虫。

说做就做,科德从一侧大腿的皮套里取出手枪。他有两把枪,这把凡尼达手枪是他的私人武器。科德用手指轻旋挡位,将手枪调成发射小型麻醉飞弹的制式。微创麻醉弹干净利落地钻进头部,一枪就把那只盘旋的沼地昆虫击落。

昆虫坠地时,御者从它宿主的后背分离。这只猩红色的小东西,身体圆滚滚的,像只橡胶皮球一样蹦来蹦去。这只御者在地面连跳三次,朝科德冲过来。它张着大嘴,露出足有一英寸长,还滴着毒液的螯牙。科德屏住呼吸,再次扣动扳机,将它在半空击落。真棒,这又是个新物种!已知的大多数昆虫御者都是人畜无害的食草动物,只能吮吸植物的汁液——

作品简介:

*雨果奖 世界奇幻奖 英国奇幻奖大满贯编辑 安·范德米尔,电影《湮灭》原著《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作者杰夫·范德米尔联合主编;

*100位科幻大师,从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到菲利普·迪克、乔治·R.R.马丁,再到刘慈欣、韩松,巡礼人类想象力的巅峰;

*100篇殿堂级世界科幻名作,从《星》到《沙王》再到《诗云》和《你一生的故事》,类型各异,全景呈现科幻100年的发展史;

*39位中国幻想文学实力派翻译,原汁原味再现科幻经典;

*带你尽览世界科幻百年名家名作,领略最辽阔狂野的想象力光谱,绝对不容错过。——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

*每个科幻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收藏。——科幻作家吴岩

《100:科幻之书》共4卷,由美国资深科幻作家暨编辑范德米尔夫妇主编,收录了20世纪20个国家的100位科幻名家的100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既有对前沿科技的大胆预测,也有对人类生命与社会的终极猜想,更有对浩瀚银河和时间尽头的无畏探索。

毫不夸张地说,这很可能是一套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无可匹敌的科幻选集,是骨灰级科幻迷的饕餮盛宴,也是站在科幻文学殿堂外跃跃欲试的读者的入门之选。

《科幻之书1·窃星》本卷主要收录了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的科幻作品,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阿瑟·克拉克的《星》,菲利普·迪克的《天外的巫伯》等名家的25篇作品。

作者:阿瑟·克拉克 安·范德米尔 杰夫·范德米尔

翻译:秦鹏

标签:阿瑟·克拉克安·范德米尔杰夫·范德米尔科幻之书科幻欧美科幻短篇集

科幻之书1·窃星》最热门章节:
1额外致谢-Additional Thanks2关于与《科幻百科全书》合作的声明-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artnership3授权声明-Permissions Acknowledgements4致谢-Acknowledgements5译者简介-About the Translators6编者简介-About the Editors7最后的问题-(1956)-The Last Question8龙鼠博弈-(1955)-The Game of Rat and Dragon9祖父-(1955)-Grandpa10星-(1955)-The Star
更多『科幻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