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 精彩片段:
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三
夏日的兰州真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好地方。它不仅环境特殊,北部及南部的崇山峻岭,此刻尽是一片翠绿,景致清爽宜人;还有一些不太容易明了却更为直接的好处。当一个城市和四周环境看来颇适合居住,总有难以分析的环境组合,即所谓城市的“气氛”。这里有古要塞城的色调,它的旧名叫“金城”,和一个拥有两万人居住繁荣的北方都城结合在一起。这里的皮货商来往频繁,大仓库到处林立,慢条斯理、高傲的骆驼商团沿着黄河北岸向遥远的目的地——向东深入内蒙,向西远至西宁、青海和哈密的沙漠——前进。城内住有不少汉人回教徒,可从他们的白帽子或头巾区分出。交通悠闲而繁忙,沿路到处是旅社和饭店。富有魅力的甘肃少女穿着夹克和裤子走来走去,黑色的眼睛,高兴、纯洁的笑容,在市集和市场上更是处处可见。这儿有令人心情开朗的山风,白天有点热,但并非热得无法忍受,晚上总是非常凉爽,睡觉时还必须盖毯子。事实上当地居民都很友善并且好客,茄子很大,牛肉、羊肉很新鲜,蔬菜也很便宜,香甜可口、多汁的翠瓜,一斤只要一毛钱。芳香美味的梨子像奶油入口即溶,味道像冰激凌。几乎每一栋住宅都有大的花园,每个家庭都自己种有鲜花和蔬菜。
乔迁的兴奋,景致的改变,西安大宅压迫感的突然解脱,使柔安减轻了不少最近的哀愁,因而元气大增。看样子她在这里会过得很快活。这儿没有人会认识她,她也不必为了生孩子而感到罪过。唐妈陪着她,周围又有些朋友。活泼的遏云充满愉快的笑容,和柔安对她在戏台上的印象大不相同。如水是李飞最好的朋友,自然也成为她的朋友,她可以完全信赖他。他的性格比李飞文静,相当敏感,对待别人很体贴,在兰州和遏云的魅力之下,他对这个城市充满热诚,李飞从前也一样。
住在新环境中,柔安感觉像个新人,晨曦从这间美妙的房子的小窗口照进来,全是异样的感觉。因为她在“大夫邸”住了一段时间,到兰州第一个清晨,当她一睁开眼,想发现阳光照在那旧房间熟悉的橱柜上,等她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已自由自在地住在远离家乡的兰州,心中顿然浮现出无限的快活和新鲜感。然后她才想起从此要谋生自养哩。宛如一只初试羽翼的小鸟,她享受到超然独立的,未有过的欢欣,她要用真名去寻找工作,使她能够保持自我,不再感到羞耻。她确信在这儿无人知道她叫杜柔安。
五百五十元她分文未动,她能教中学的课,尤其是中国文学。她希望保留那笔钱,直到孩子出世。她要付房租,但蓝如水不肯,只答应一个月收二十四元,作为她和唐妈的生活费。但是她一自立,主妇的本能就出现了,她开始末雨绸缪,她希望有不虞匮之感,不只为生产,且为了安全起见。她还有一些首饰,也许值个二三百块吧!
范文博陪她来,不到一个礼拜便回去了,他替她找过几个学校,都没有什么肯定的结果,不过他主要是来和李飞联络。李飞来信说,阿尔·哈金帮了很大的忙,他能透过马仲英在兰州的办事处拍电报,说不定事情会有些眉目,他们到总部追查发报的机关,哈金远在肃州,办事处无人知道,他们被领到离城十几里的军中电台,在那儿他们发现一个二十岁的回族少年,正在操作一台小小的手提收发机。
“这封电报哪里拍来的?”范文博问。
少年看了看,说:“从吐鲁番。”
“谁从鄯善发报?”
“我怎么知道?”
“谁是鄯善的司令?”
“别问我。第三十六师的办事处也许能告诉你。据我所知,那儿现在可能没有司令,鄯善掌握在敌人的手中!”
真是可恼的消息!但在战线每周改变的流动战场中,该是可以预料的事。如今他们能做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到师部,要哈金在肃州办事处的地址。拍电报到肃州也许会让收信人莫名其妙,经过审慎的商议后,认为最好由柔安写一封信去肃州,问哈金如何与李飞取得联络。
如水和遏云听到柔安离开西安去兰州找工作的原因,范文博在那几晚,老是绕着这个话题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