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朱门_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七

林语堂
总共33章(已完结

朱门 精彩片段:

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七

柔安写了封长信给文博,告诉他这个消息,并要他转告李飞的母亲。她依照文博的吩咐,把信寄给佣人老陆,其实她也不知道范文博目前在什么地方。好久没有遏云的消息,她非常担心。遏云已经走了好几个星期,现在该抵达西安了。文博自己行踪隐秘。又怎么救她呢?她觉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心中充满对叔叔、婶婶的恨意,不知道祖仁死了,他们有什么感想。她余怒未消,简直觉得这就是他终生贪婪、无情、自私的报应。

天气冷冽刺骨,即使在兰州也很罕见。她只得在小卧室的炉里烧炭取暖。只有这间房子暖和,她和唐妈大部时间都待在这里。夜里炉火逐渐熄灭,早上醒来真冻得要命。窗上老是结一层厚霜。柔安经常起得很晚,唐妈先起床,端进一炉红的炭火,炭土相混,燃得很慢很均。等炉子上茶壶滋滋响,热水烧好了,柔安才起身。她在房里漱洗,不去厨房了。黄河结冰,行人可以安安稳稳步行到对岸。有时她从窗口看见儿童在冰上玩耍。公路上车水马龙,士兵和骡车一群群通过。

孩子一天天加重,她走路也愈来愈吃力。偶尔爬起来就腰酸背痛。路上到处结冰,极难走。她出门到陈家教课,唐妈老是替她叫车。陈太太留心她的状况,就问她,“你什么时候要停课?”

柔安想赚那笔钱,十元在她眼里不是小数目。“我可以再教一个月。现在才十二月初呢。”

“我和孩子他爹商量一下,”陈太太说,“也许可以把时间缩短。”

翌日,天气阴寒。北风由蒙古沙漠穿过城东的峡谷,吹得大地冷冰冰的。柔安指节发红,嘴唇发紫。陈太太说:“我和孩子他爹说过了。天气太坏。你若愿意,现在就停课。”

“哦,不。我喜欢继续教。也不是真的受不了,何况我又坐车来。”

“我只是替你着想。你若愿意,可以把课程减到一周三次。他们的父亲说,如果是钱的问题,我们很乐意照常付给你。”

柔安很喜欢这个主意。尤其希望每周三能空下来。

“你真好,陈太太。等孩子出世,我再补回来。”

她们讲好,柔安星期二、四晚上来,另外星期六下午来教一堂书法课。

到陈家也有好处,使她能在户外走走。她觉得工作轻松愉快,收入又足以应付大部分的开销,经历最初的兴奋后,她静下心来等候。她也许要在兰州住一段很长的时间。李飞说不定会缺钱用。不算他家人会寄钱给他,她也要为他买点东西。钱对她太重要了!冬天那几个月比较辛苦,但是春天一来,事情就轻松了。她打算孩子出生后,再找一间比较好的房子。

“唐妈,我羡慕你。你没有烦恼。”有一天晚上,两人坐在火炉边烤火,她说。

作品简介:

林语堂把《朱门》、《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这三部小说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因为三者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都寄托了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想。而30万言的《朱门》在故事和人物上作者采用直缀的艺术构思方式,以师范学院女生杜柔安和上海《新公报》驻西安记者李飞的恋爱经历为主要线索,在30年代初中国西北部的社会背景中,表现了善与恶的冲突,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小说情节爹岩起伏,深刻可读性极强。

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正如所有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取材自真实生活,只不过他们是组合体。深信没有人会自以为是本书中的某个军阀、冒险家、骗子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认识书中的名媛或宠妾,甚至本身曾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倒无所谓。

不过,新疆事变倒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的名士也以真名方式出现,例如:首先率领汉军家眷移民新疆的大政治家左宗棠;一八六四—一八七八年领导回变的雅库布贝格;哈密废王的首相约耳巴司汗;日后被自己的白俄军逐出新疆,在南京受审枪毙的金树仁主席;继金之后成为传奇人物的满洲大将盛世才;曾想建立一个中亚回教帝国,后来于一九三四年尾随喀什噶尔的苏俄领事康士坦丁诺夫一同跨越苏俄边界的汉人回教名将马仲英等等。记载着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间回变的第一年资料,例如,史文海丁的《大马奔驰》和吴艾金的《回乱》等书。本书只叙述这次叛乱在一九三三年的部分。

作者:林语堂

翻译:谢绮霞

标签:林语堂朱门中国文学经典文学民国爱情

朱门》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归来 三十二2第六部 归来 三十一3第六部 归来 三十4第六部 归来 二十九5第五部 兰州 二十八6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七7第五部 兰州 二十六8第五部 兰州 二十五9第五部 兰州 二十四10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三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