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朱门_第六部 归来 三十一

林语堂
总共33章(已完结

朱门 精彩片段:

第六部 归来

三十一

在吐鲁番和哈密之间的大道上,有一个名叫恰丹的小村庄,位于天山脚下,住有一百多户人家。街道一片泥泞,夹着沙漠吹进来的黄沙,积留在通往吐鲁番盆地的灰谷中。马车在路上刻出一道道沟纹。大家都很烦躁。三岔驿来的一群回兵又憔悴、又褴褛、满身污泥,看起来就和东面的沙丘一样,灰蒙蒙的。他们已经在这儿待了一个月左右。他们在街道上踩泥前进,泥土渗入软皮靴中,使他们步履维艰,简直像踩在蜜糖上。

一周前,他们看到汉军和蒙古兵穿过村子。退出鄯善向北迁。回人沉着脸默默观望,汉军也和他们一样愁眉苦脸、疲倦不堪、散散漫漫向前进。回人站在街道旁,他们和敌人相望,双方都无精打采,汉军径自走过去,简直像伐木人和老虎擦肩而过,老虎吃饱了,所以两方都漠不关心。回人不怕小冲突,却也不想多事。他们互相残杀真是杀够了。他们无须互表敬意,也不必冒充朋友。恰丹这个地方,汉军和回军来来去去,居民逃了又回来,回来又逃走,反反复复好多回。

殿后的汉军队长掏出一根香烟,向一个高个子留胡须的回兵拉门走过去。

“有没有火?”

拉门拿出火柴,替他点上,问他:“能不能来一根烟?”

他还剩三根,就客客气气拿一根给他。

“你们要去哪里?”拉门问道。

“到奇台去。我们会不会在那边碰到你们?”

“说不定呢。”

汉军队长笑笑,就跟着队伍走了。

北面遥远的天山上,蓝白色的冰河在阳光中闪烁。这条路通向一个泛蓝的峭壁,峭壁由矮低的平原上耸然升起。南面的乡村矗立在低矮的荒丘内,有不少蜿蜒的沟道、木桥和树林。

现在这一群回兵缩在客栈里,客栈前门敞开。蛋子隔着空空的餐台向外望,指着东面远方灰黄的沙丘带,对李飞说:“我们走那条路去哈密。四五天就能走到。只有一百二十里左右,大部分是沙丘,有些绿地长满芦苇和矮树。我就从那条路来的。”

“我们怎么得到食物呢?”拉门一只脚架在另一只脚说。

作品简介:

林语堂把《朱门》、《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这三部小说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因为三者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都寄托了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想。而30万言的《朱门》在故事和人物上作者采用直缀的艺术构思方式,以师范学院女生杜柔安和上海《新公报》驻西安记者李飞的恋爱经历为主要线索,在30年代初中国西北部的社会背景中,表现了善与恶的冲突,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小说情节爹岩起伏,深刻可读性极强。

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正如所有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取材自真实生活,只不过他们是组合体。深信没有人会自以为是本书中的某个军阀、冒险家、骗子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认识书中的名媛或宠妾,甚至本身曾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倒无所谓。

不过,新疆事变倒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的名士也以真名方式出现,例如:首先率领汉军家眷移民新疆的大政治家左宗棠;一八六四—一八七八年领导回变的雅库布贝格;哈密废王的首相约耳巴司汗;日后被自己的白俄军逐出新疆,在南京受审枪毙的金树仁主席;继金之后成为传奇人物的满洲大将盛世才;曾想建立一个中亚回教帝国,后来于一九三四年尾随喀什噶尔的苏俄领事康士坦丁诺夫一同跨越苏俄边界的汉人回教名将马仲英等等。记载着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间回变的第一年资料,例如,史文海丁的《大马奔驰》和吴艾金的《回乱》等书。本书只叙述这次叛乱在一九三三年的部分。

作者:林语堂

翻译:谢绮霞

标签:林语堂朱门中国文学经典文学民国爱情

朱门》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归来 三十二2第六部 归来 三十一3第六部 归来 三十4第六部 归来 二十九5第五部 兰州 二十八6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七7第五部 兰州 二十六8第五部 兰州 二十五9第五部 兰州 二十四10第五部 兰州 二十三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