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无名的裘德_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5

托马斯·哈代
外国小说
总共56章(已完结

无名的裘德 精彩片段:

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5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基督寺人人熟悉的浓雾仍旧笼罩在一切的东西上。淑细瘦的形体刚刚能在雾中分辨出来,她正往车站上去。

那一天裘德一丁点做活儿的心思都没有了,但是要往她大概要经过的那一方面的地方上去,也做不到。他往相反的一面走去,走到了一个光景凄凉、气象特殊、地势平衍的地方;在那儿,水珠从树上往下直滴,在那儿,咳嗽和肺痨永远想乘机传播,在那儿,以前还从来没见过他的踪迹。

“淑离我而去了——离我而去了!”他苦恼地嘟囔着说。

同时,她已经坐着火车,离开了这个地方,到达了通到阿尔夫锐屯的大路,在那儿换了有轨汽车,☾1☽叫汽车载到阿尔夫锐屯镇。她原先要求过费劳孙,叫他不要去接她。她愿意像她说的那样,完全出于自愿到他那儿——一直到他的家里,一直到他的炉前。

那时是礼拜五晚上。他们选了那个时候,因为费劳孙从礼拜五下午四点钟起,到礼拜一早晨,都没有课。她在黑熊店☾2☽雇了一辆车,坐着往玛丽格伦进发,走到篱路的尽头,离村子还有半英里的地方,她叫车站住了,自己下了车,然后打发车把她带来的那一部分行李送到学校。车回来的时候,她正跟它走了个对面;她问车夫,小学教师家里有人等着没有。车夫说有,并且说她的行李,还是教师自己搬进去的。

她现在可以不必惊动什么人,就进玛丽格伦了。她走过井旁,走过树下,来到草地那一面的新校舍,没敲门,就拉开门栓进去了。费劳孙正站在屋子中间等她。这正是她原先要求的。

“我又回来了,理查。”她说;只见她脸上灰白,身上哆嗦,往一把椅子上一下坐了下去。“我真想不到——你会这样对你的——太太一概不咎!”

“什么都不咎——亲爱的淑珊娜。”费劳孙说。

她听到这个亲昵的称呼,吓了一跳,虽然那几个字眼说得很有分寸,并不热烈。跟着她把牙一咬。

“我的孩子——都死了——他们死了好!我不难过——可以说不难过。因为他们都是罪恶生活的结果。他们牺牲了性命,为的是好教训我,该怎么过正当的生活!他们的死就是我清洗罪恶的第一步。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才得说没白死!……你肯收留我吗?”

他听了她这种可怜的话、可怜的口气,非常地激动,所以他的行动可就远远违背了他的心意;他伏下身子,在她脸上吻了一下。

淑往后一退缩,虽然这个退缩极轻微,别人看不大出来。他的嘴唇一接触到她,她身上的肉都哆嗦起来。

费劳孙心里不禁嗒然若丧,因为情欲之感,在他心里,正油然而生。“你仍旧厌恶我啊!”

作品简介: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最具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作者:托马斯·哈代

翻译:张谷若

标签: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外国小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无名的裘德》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112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103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94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85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76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67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58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49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310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2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