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无名的裘德_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8

托马斯·哈代
外国小说
总共56章(已完结

无名的裘德 精彩片段:

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8

米克尔节☾1☽来而复去了。裘德和他太太结婚以后,在她父亲家里只住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现在已经搬到靠近市区中心一家公寓的顶层楼上了。

他在结了婚以后那两三个月里,也做了几天活儿,但是,他的身体却本来就不大好,现在更危机四伏了。那时他正坐在壁炉前面一把带扶手的椅子上,咳嗽得很厉害。

“我不嫌麻烦,跟你二番结婚,可真得算捡了便宜啦,”艾拉白拉正对他说,“你完全得靠我养活啦——看样子非完全靠我养活不可!我得做血肠和腊肠,上大街上去吆喝着卖,好养活一个害病的丈夫,好养活一个本来我很不必跟他拴在一块儿的丈夫!你怎么不好好保养身体,却这样坑害人哪?我刚跟你结婚的时候,你的身体还很不错呀!”

“啊,不错!”他说,一面满腹酸辛地大笑起来,“咱们头一次结婚的期间宰的那口猪,你还记得吧!我这儿正琢磨我当时对于那口猪心里所有的糊涂想法。我现在觉得,把对付那口猪的办法拿来照样对付我,就是对我这种人最大的仁慈。”

现在这一类的谈话,成了他们两个之间每天的家常便饭了。公寓的老板是听人说过他们这一对儿的古怪情况的,所以生过疑心,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结过婚;特别是有一天晚上,艾拉白拉喝了酒以后吻裘德,叫他碰见了。他本来要通知他们,叫他们搬家。但是有一天夜里,他无意中听见艾拉白拉嘴里,像放连珠炮似的,直骂裘德,骂到后来,还用鞋砍他的脑袋,他才看出来,他们过的,原来是正常的夫妻生活;因此他认为,他们一定是体面人,所以就没再说什么。

裘德的身体仍旧一直没见好;有一天,他带着极犹疑的样子,求艾拉白拉替他做一件事。她满不在乎地问他什么事。

“写一封信给淑。”

“你这个该——你叫我写信给她,有什么话可说?”

“写信问问她现在怎么样了,同时问问,她是不是肯来看看我,因为我病了,想跟她——再见一次面。”

“你这个脾气老改不了;你叫我做这样的事,就是侮辱你的正式太太,难道你不明白吗?”

“我叫你写,就为的是不侮辱你。我爱淑你是知道的。我不想粉饰。事情摆在这儿——我爱淑。我本来有许多办法,可以不让你知道,就写信给她。但是我可要对你、要对她丈夫,都光明磊落。要通过你,才给她信,要她来一趟;这种办法,至少不是鬼鬼祟祟的勾当。只要她当年的性格还留下一丁点儿,那她就会来的。”

“你对于婚姻本身,对于婚姻的权利义务,一点儿都不尊重!”

“像我这样一个可怜虫,我的意见有什么关系!像我这样一个土都埋到半截的人,有人来看我半个钟头,对于任何人会有什么关系!做点儿好事吧,替我写一封信吧,艾拉白拉!”他哀求她说,“看着我对你这样坦白的份儿上,对我多少慷慨一点儿吧!”

作品简介: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最具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作者:托马斯·哈代

翻译:张谷若

标签: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外国小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无名的裘德》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112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103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94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85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76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67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58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49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310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2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