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_第七章 散尽家产留忠心

史景迁
中国历史
总共14章(已完结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精彩片段:

第七章 散尽家产留忠心

张岱没打算过要到战场当英雄。事实上,张岱到快五十岁才见识到战争的惨状。说来难以置信,明亡之前,张岱最接近战争的一次,正是崇祯十一年(1638)那趟普陀岛礼佛之行。某晚,张岱在山庙喝茶,听到远方炮火隆隆作响便仓促外出,只见火光耀空,海水如沸。不久,张岱得知海贼袭击捕鱼而归的当地渔船,或抢、或焚了几艘渔船,并斫杀数十名村民。☾1☽

海战可遇不可求,张岱每次遇上的战争都近似游戏,有各种繁复的战争场面、巧妙的演练操排、震耳欲聋的乐声,扮演战士的特技演员艺高人胆大,灯笼、烟花杂沓朦胧——这一切对张岱来说是趣意盎然。张岱的季叔张烨芳买下一间习武校场,改搭成私人戏台。张岱还记得年少时看过四十人扮演的《目连》戏码,讲的是佛门弟子目连入地狱救母的故事。☾2☽这出戏连演三日三夜,戏台周围置有座位百余:戏子使出浑身解数,在台上献技,度索舞绳,翻桌翻梯,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吞剑。下地狱的段落栩栩如生:从牛头马面、夜叉罗刹等鬼怪,到锯磨鼎镬的拷打,“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澥”,活脱是一幅吴道子的《地狱变相》,但这回“为之费纸札者万钱”。观众见状,无不惴惴,摇曳灯火下,个个面如鬼色。最后,观众与戏子的呐喊惊动了绍兴熊太守,以为必是海寇侵扰(这曾是司空见惯之事),于是差衙官前来侦问。直到张烨芳赴官衙解释乃是作戏一场,熊太守才安下心来。☾3☽

至于河上竞技,最引人入胜的莫过划龙舟比赛;对张岱而言,要数崇祯四年(1631)那次比赛最为盛况空前。当时他住在扬州名收藏家的仲叔张联芳府邸。在他眼里,龙舟竞技场面犹如作战精神的再现:龙舟二十余艘,神龙首尾,含怒生威;二十人依序排坐,手持大楫,剽悍威风;彩篷旌幢、绣伞,绚丽非常;敲锣击鼓,节奏一致;船尾立军器一架,锐不可当;每艘龙头都有一人倒竖,险状环生;龙尾悬一小儿,众人见状无不提心吊胆。☾4☽

想一睹令人叹为观止的海上操演,最好前往浙江东北沿海外的港市定海。☾5☽定海位于岩岛上,沿岸附近山陵有卫墙,造于嘉靖九年,俯瞰市内,可见无数战舰群集港口,有大战船、唬船、蒙冲斗舰,紧覆着一层水牛皮作防护。战舰之间夹有鱼艓轻舢,好似在绣帷画上穿针引线。船与船之间距离太远,听不见口令声,将官们须以旗帜及鼓声为号;桅斗上还另有年轻骁勇的士兵瞭望,侦哨操演中假想的敌船,一见闯入者,便从桅斗上纵身腾空入水,破浪冲涛,顷刻间便游上岸,气喘未定便向中军走报敌情。水操夜战,船舰彼此间以悬挂旌旗及干橹上的灯笼为号。海面上,灯笼火光映射,火光数倍之,张岱等人从附近山陵轻松俯视这幅景象,“如烹斗煮星,釜汤正沸”。☾6☽

张岱见过最绚丽的操演场面是在崇祯四年(1631),当时他前往鲁王封地山东二度探视父亲。☾7☽这次操演由参将校阅,参与操演的人似乎是真正的军队(至少一开始是):骑兵三千,步兵七千,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迅速敏捷;前进、后退、变换阵位,无不听从号令。“扮敌人百余骑,数里外烟尘坌起。迾卒五骑,小如黑子,顷刻驰至,入辕门报警。建大将旗鼓,出奇设伏。”不久,敌军误入埋伏,一举成擒。

但是对张岱来说,阵队瞬霎为之一变,令人始料未及,摸不着头绪,“内以姣童扮女三、四十骑,荷旃被毳,绣魋结”。参将跟前,唱班毕集,衬着弦乐,以地道的北方口音吟唱当地歌谣,而姣童在马背上表演起杂耍,“颠倒横竖,借骑翻腾,柔如无骨”。他们究竟是何许人,有如此能耐、魅力?张岱正色解释:“是年参将罗某,北人,所扮演者皆其歌童外宅,故极姣丽,恐易人为之,未必能尔也。”☾8☽

张岱的记忆尽管缤纷多彩,令人心醉神迷,但暴力的残酷面就要降临眼前。天启朝后期,张岱的父亲张耀芳在兖州剿灭的盗贼,不过是流窜华北、行踪飘忽不定流贼中的一小撮,来历各异☾9☽:其中有解甲兵丁与失业胥吏、解雇的驿站差役、矿工、农田荒芜的农工、满人席卷关外造成的难民、随着丝路贸易没落而倾家荡产的穆斯林、商贾。起初,这帮流贼只盘踞西北或山东的一部分,到了崇祯四年骚乱蔓延到华中及战略要冲河南;随着崇祯七年天候酷寒、黄河冰封,情势更是雪上加霜。

张岱日后在题为《中原群盗传》的章节里写道,以史为鉴,可知这十年间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10☽:朝廷不知远瞻未来,开启粮仓赈济饥民。廷臣要是有这种洞鉴,不难劝服叛贼“解甲归农,卖刀卖犊”,但贼寇势力坐大,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中原版图蹂躏尽矣。比之苞蘖不剪,流为臃肿,疥癣不治,结为大疽。”张岱指出,随着战况起落,流贼的行踪捉摸不定,行事更是难以意料。再者,朝廷并未适当地集中兵力,“前门拒虎,而后门进狼”,以至于局势逐渐恶化,“弱者半降于官军,强者悉隶于闯贼”,且“公私涂炭,宗社沦胥”。

张岱的明史虽然只有初稿,家传也尚未写就,但从他尚存著作的叙述手法可以窥知,他还是把张家的故事与天下命运扣连在一起。举例来说,张岱二叔张联芳自任官以来历经连番交战,崇祯六年署理河南陈州,奉命到宛水驰援,依令防守乱贼。兵马倥偬之间,张联芳仍不改对艺术的雅爱。套用张岱的话:“时贼偪宛水,刀戟如麻,仲叔登陴死守,日宿于戍楼,夜尚烧烛为友人画,重峦叠嶂,笔墨安详,意气生动,识者服其胆略。”

张联芳也展现出过人的后勤长才,以及年少时云游四方习得的实用知识。崇祯七年,仲叔晋升为孟津县令。张岱写道:“孟津有城无濠,仲叔至,为掘濠,不日而就,邑人王铎为作《灵濠碑记》。”☾11☽

崇祯十五年,战况益发惨烈。清军扑袭扬州,张耀芳曾效命的那位鲁王的侄子自尽,其弟继承宗藩。☾12☽王朝败象随处可见,张家人也卷入危机之中。这时张联芳升为扬州司马,驻守大运河的重镇扬州,坐镇在大运河与淮河会合的战略要津淮安,负责督理大运河的船政与防御。张岱的叙述简要:“仲叔分署淮安,督理船政。史道邻(史可法)廉仲叔才,漕事缓急,一以委之,无不立办。”史可法乃是中国骁勇善战、备受爱戴的名将,一言九鼎,然而颓势难以挽回:“癸未(1643),流贼破河南,淮安告警,仲叔练乡兵,守清江浦,以积劳致疾,遂不起。”崇祯十七年,张联芳辞世。☾13☽

九叔张九山的多遭磨难,一如二叔张联芳。他于崇祯十五年奉命守临清,这个北方军事重镇也位于大运河畔。是年十一月,张九山命丧敌军。张岱对当时的用兵细节知之甚详,不过他宁可把张九山之死归因于三叔张炳芳死后作祟;张炳芳曾在京城为官,消息灵通,堪称官场高手,至死都认为是张九山毁了他。张岱的叙述透露,张炳芳的死,其实是自己的怒气和沮丧所致:“三叔恚怒,嚄唶不能语,归即发,不两月而殂。”不过,张炳芳临终时曾把儿子都叫来,说:“棺中多著笔札,我入地当遍告之。”

许多官员大概都知道,张九山于崇祯十五年奉朝廷之命赴临清履新。张岱把张九山的擢升,与近日已故三叔张炳芳托梦给儿子贞子一事联想在一起。张炳芳托梦说:“我与九叔在临清结案,屈王司马峨云一行,汝明晚于家中设饯,多烧舆马从人,我且亟去。”张岱说贞子确实遵照指示办事,准备了牲醴设饯,邀请客人赴宴,一如张炳芳在世之时,“祭毕浇灌,旋风起桌下,灯烛尽灭,步履踤〔𧾷察〕,真若有车马行者。”可见得,张炳芳即使去世,对张岱堂弟贞子的影响力仍然不减。张岱的观察入微:“九叔殉难临清,而结案之言,先于八月见梦,厉鬼之灵而很也如此。”张岱在这段评论最后,重申这之间的关系:“(三叔)心之所恨,力能致之于死,而又能厉鬼昼见,以雪其愤,则杀气阴森,真有不可犯者矣。”☾14☽

张岱以类似的手法,运用梦境将仲叔张联芳与桀骜不驯、拥有名驹“千里马”大青的季叔张烨芳连结在一起。万历四十三年(1615)某夜,张烨芳服下百日份的药,毒发身亡。“季叔死之六日,仲叔在燕邸,梦季叔乘大青马,角巾绯裘,仆从五六,貌俱怪,问:‘弟何来?’曰:候阿兄耳,弟有《自度诗》为兄诵之:

作品简介:

张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其传世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堪称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无忧,性喜游山玩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岁那年,清兵入关,张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转折。他带着幸存的家人逸隐于绍兴龙山,务农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岁方成,是为《石匮书》,书成后不久亡故。

个人历史与家国历史相互映照、无法切割。面对挡不住的历史洪流,还归龙山是张岱的一个选择,能自主画下的一条人生界线。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里一幅幅简约、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镶框着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层层跌宕与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荡之间,隐隐浮现。

史景迁认为张岱不仅是史家,也是热爱历史的文人。他书写张岱的一生、内心转折及过往追忆的同时,更深层探讨张岱身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借由回忆以及修史确立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得与失之间,唯有捕捉消逝的回忆,以书写对抗遗忘,才能坦然面对、甚或抵抗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这一点,无疑反映了历史与书写的本质与关系。

作者:史景迁

翻译:温洽溢

标签:史景迁前朝梦忆历史明朝张岱海外汉学文学研究美国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最热门章节:
1参考书目2第九章 寄诸石匮传后世3第八章 繁华靡丽皆成空4第七章 散尽家产留忠心5第六章 王朝倾颓乱象生6第五章 乱世热血独怆然7第四章 浪迹天涯绝尘寰8第三章 书香门第说从头9第二章 科举功名一场空10第一章 人生之乐乐无穷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