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_6、狼虎谷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

司马光柏杨
中国历史
总共18章(已完结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 精彩片段:

6、狼虎谷

八八二—八八八年

狼虎谷,是山东省莱芜市西南一个平凡的山谷,顾名思义,不难想象它平时人迹罕至,只有狼虎出没。但它却留下使人震憾的名声,只因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而又最受争议的变民首领之一的黄巢,于八八四年在那里败死。

九世纪五〇年代之前,唐王朝还可能有救,但十九任帝李忱一死,继起登台演出的是花花公子李漼,以及更等而下之的烂货李俨,唐王朝就铁定要亡。但正式敲响丧钟、公告天下皆知的,却由黄巢动手。狼虎谷虽使黄巢悲剧落幕,但改朝换代型的人民悲剧则仍继续,并且越来越惨。从前,“官”“匪”多少还有一点区分,九世纪六〇年代之后,二者合而为一。中国人陡地发现,竟仍有那么多灾难,一生一世,都无法度完。

柏杨

一九九一·五·一五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

九世纪(八〇〇年至八九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痛苦和最使人绝望的世纪之一,唐王朝政府正加速崩溃,第二个宦官时代日臻巅峰,地方政府割据一方,互相征伐,杀人如麻,千里不见炊烟,人性堕落,全国糜烂,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哀号悲哭!

八八二年(壬寅)

唐·中和二年  (齐帝黄巢金统三年)

1、春季,正月八日,唐王朝(流亡政府设成都府〔四川省成都市〕)皇帝(二十一任僖宗)李俨(本年二十一岁),命宰相王铎兼最高立法长(兼中书令·使相),充任全国最高指战官(诸道行营都都统),暂代义成战区(总部设滑州〔河南省滑县〕)司令官(节度使),等复员后再回中央。命高骈(淮南〔扬州〕司令官)仍兼盐铁专卖暨运输总监(领盐铁转运使),其他兼职及总指战官(都统)一律免除。授权王铎自行物色将领及辅佐,命太子少师(太子三少之一)崔安潜当副最高指战官(副都统)。

正月二十八日,命周岌(忠武〔总部许州〕司令官)、王重荣(河中〔总部河中府〕司令官)分别兼最高指战部左右作战参谋长(都都统左右司马),命诸葛爽(河阳〔总部孟州〕司令官)及康实(宣武〔总部汴州〕司令官),分别兼左右先锋官;时溥(感化〔总部徐州〕司令官)兼催征粮食、运输租税、武装防暴镇压司令(催遣纲运租赋防遏使);命皇家观察右神策军兵马阵容最高监军宦官(右神策观军容使)西门思恭当全国最高监军宦官(诸道行营都都监)。又命王处存(义武〔总部定州〕司令官)、李孝昌(鄜坊〔总部鄜州〕司令官)、拓拔思恭(定难〔总部夏州〕司令官)分别兼京师(首都长安)东、北、西方面军总指战官(京城东北西面都统);命杨复光(忠武〔总部许州〕监军)兼京师南方军团总监军宦官(京城南面行营都监使)。又命立法官(中书舍人)郑昌图当义成战区作战参谋长(行军司马),御前监督官(给事中)郑峻(音jùn〔俊〕)当执行官(判官),皇家研究院当值院长(直弘文馆)王抟当司法官(推官),国务院文官部勋赏司副司长(司勋员外郎)裴贽当机要秘书(掌书记)。郑昌图,是郑从谠(河东〔总部太原府〕司令官)的远房堂兄弟。郑峻,是郑畋(前凤翔〔总部凤翔府〕司令官)的老弟。王抟,是王玙的曾孙(王玙因媚鬼神当宰相,参考七五八年五月)。裴贽,是裴坦的儿子(裴坦节俭,参考八六九年二月)。又命陕虢道(首府设陕州〔河南省三门峡市〕)行政长官(观察使)王重盈,兼京师东方军团供应总监官(东面都供军使)。王重盈,是王重荣的老哥。

2、齐帝黄巢命朱温当同州(陕西省大荔县)州长,由他自己攻取。

二月,唐政府同州州长米诚逃往河中(山西省永济市),朱温遂占领同州。

作品简介: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八缉《晚唐暮景》。

《资治通鉴》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柏杨耗时十年(1983-1993)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该系列图书做了大量修订,一方面对原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全面校订,改正了大量疏漏与差错,另一方面对不适合内地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词、叙说方式做了相应变通。另外,历史地图、图表均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绘制而成。

作者:司马光 柏杨

翻译:郭衣洞

标签:司马光柏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国历史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最热门章节:
18、大黑暗 十世纪 最初十年(九〇〇—九〇九年)28、大黑暗 九世纪 九〇年代(八九〇—八九九年)37、军阀混战 九世纪 九〇年代(八九〇—八九九年)47、军阀混战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56、狼虎谷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65、黄巢民变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75、黄巢民变 九世纪 七〇年代(八七〇—八七九年)85、黄巢民变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94、大中之治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104、大中之治 九世纪 五〇年代(八五〇—八五九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