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_4、大中之治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

司马光柏杨
中国历史
总共18章(已完结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 精彩片段:

4、大中之治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

八六〇年(庚辰)

唐·大中十四年  咸通元年  (天平国裘甫罗平元年)

1、春季,正月四日,唐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浙东兵团(首府设越州〔浙江省绍兴市〕)跟变民军首领裘甫在桐柏观(浙江省天台县西北二十五千米桐柏山寺庙)会战,副将领范居植战死,副征剿司令(讨击副使)刘勍仅逃出一命。

正月十四日,裘甫率领部众一千余人攻陷剡县(浙江省嵊州市),大开仓库,招兵买马,多达数千人。首府所在地越州人心恐慌。

当时,浙东、浙西(首府设润州〔江苏省镇江市〕)两道,和平日子过得太久,人民不知道什么是战争;铠甲武器,不是腐烂,就是钝锈,不能使用,现有士卒不满三百人。浙东道行政长官(观察使)郑祗德急招募新兵增援,承办军官接受贿赂,招募来的全是不能作战的老弱。郑祗德派初级将领(子将)沈君纵、副将领(副将)张公署、望海(浙江省宁波市东北镇海镇)防守司令(镇将)李珪,率新兵五百人,袭击裘甫。

二月十日,跟裘甫在剡西(浙江省嵊州市西)会战,变民军在三溪的南方(浙江省嵊州市之南,有三溪汇合北流)设下埋伏,而把主力布置在三溪之北,然后堵住三溪的上游,使下游水浅,人马可以蹚水而过。会战开始,变民军伪装战败逃走,政府军追击,蹚水过溪,走到一半,变民军突然挖开上游堵塞,大水澎湃冲下,政府军溃败,三位将领全死,所有新兵也几乎全死。

于是山上海上和其他地区的变民,以及无赖亡命之徒,从四面八方向浙东道集结,多到三万人,分为三十二队,年轻将领中谋略推刘暀(音wàng〔旺〕),勇敢推刘庆、刘从简。较远的变民部队都送来文件,呈献金银财宝,请求隶属旗下。裘甫自称全国总作战司令(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年号罗平,铸印称天平国。大肆聚积粮食,高价招揽技术工匠,制造武器,声威远远传到中原(黄河中下游)。

2、二月十五日,把前任帝(十九任)李忱(李怡)安葬贞陵(陕西省三原县北),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

3、二月二十五日,白敏中抵达京师(首都长安)朝见,不小心从台阶失足坠下,腰部受伤,被软轿抬回私宅。

4、浙东道行政长官(观察使)郑祗德上疏奏报情况危急,要求支援,一面向邻近各战区道求救。浙西道派营门官(牙将)凌茂贞率四百人,宣歙道(首府设宣州〔安徽省宣州市〕)派营门官白琮率三百人,分别前往。郑祗德先派他们驻防外城郭门以及东小江(曹娥江),不久又把他们调回保护首府。郑祗德对这些来自外道的特遣兵团,所作供应,超过全国财政总监署(度支)正常供应的十三倍,可是两道士卒仍认为不够。当两道准备出击,请浙东道将士当向导时,浙东将士有的声称有病在身,有的伪装从马背摔下受伤;即令肯当向导,也要先谈妥升迁的官职阶级,即令如此,争执到最后,两道仍然不能出击。变民军斥候部队挺进到平水东小江(曹娥江支流),越州城中士绅及庶民都准备好小船,身裹粮食,从初夜坐到天明,打算各自逃生。

中央知道郑祗德是一个懦夫,胆小如鼠,决定遴选一位武官代替。国务院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夏侯孜说:“浙东一带(浙江省东部),山高水远,荒凉偏僻,跟外界隔绝,可以凭谋略夺取,不可以仗恃武力硬碰硬攻打。西班文官群中(金銮殿上朝见,皇帝面向南方而坐,文官站西侧,武官站东侧),没有一个人能谈这个问题。前任安南都护(驻越南河内市)王式,虽然出身文官家庭(王式,参考八二八年闰三月),但在安南时,威风震慑汉人和蛮夷,声名传播远近,可以任命。”各宰相都同意,遂命王式当浙东道行政长官,征召郑祗德回中央当太子宾客(正三品)。

三月一日,王式进宫朝见,唐帝(二十任懿宗)李漼(李温。本年二十八岁)询问讨伐策略,王式回答说:“只要有军队,一定可以破贼!”这时,旁边的宦官插嘴说:“动员军队,费用太大。”王式说:“我就是为国家珍惜物力,节省费用,才要求大量调派军队。因为,士卒够多,破贼容易,费用自然节省;士卒太少,破贼困难,迁延岁月的结果,盗匪的力量一天比一天扩张,江淮(华东地区)各地的地痞流氓,势将蜂起响应。中央及皇家用度,全靠江淮,一旦路途阻断,则上自皇家祭庙(太庙),下到禁卫十军(沿用旧称十军),都会失去供应,那时候的费用,恐怕会大到计算不完。”李漼回头吩咐宦官说:“应该交给他充足的军队。”下诏命忠武战区(总部设许州〔河南省许昌市〕)、义成战区(总部设滑州〔河南省滑县〕)、淮南战区(总部设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分别派军向王式报到。

作品简介: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八缉《晚唐暮景》。

《资治通鉴》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柏杨耗时十年(1983-1993)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该系列图书做了大量修订,一方面对原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全面校订,改正了大量疏漏与差错,另一方面对不适合内地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词、叙说方式做了相应变通。另外,历史地图、图表均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绘制而成。

作者:司马光 柏杨

翻译:郭衣洞

标签:司马光柏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国历史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晚唐暮景》最热门章节:
18、大黑暗 十世纪 最初十年(九〇〇—九〇九年)28、大黑暗 九世纪 九〇年代(八九〇—八九九年)37、军阀混战 九世纪 九〇年代(八九〇—八九九年)47、军阀混战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56、狼虎谷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65、黄巢民变 九世纪 八〇年代(八八〇—八八九年)75、黄巢民变 九世纪 七〇年代(八七〇—八七九年)85、黄巢民变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94、大中之治 九世纪 六〇年代(八六〇—八六九年)104、大中之治 九世纪 五〇年代(八五〇—八五九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