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谋秦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千古一帝
7、筑长城,以绝外患
公元前215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名将蒙恬、皇长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直奔边境,讨伐匈奴。经过历时一年的艰苦奋战,秦军终于将盘踞在黄河以南河套地区的匈奴驱赶至漠北,暂时解除了曾经长期困扰秦国的匈奴之患。尽管如此,在秦始皇的心中仍一直存着一个隐忧,说不定他们哪天卷土重来也未可知。此担心令秦始皇如鲠在喉,坐卧不宁。为了能彻底消除隐患,秦始皇决定,将前线的蒙恬、扶苏等人召回京城咸阳,与众大臣一起商量,以想出一个一劳永逸解决匈奴之患的办法。
咸阳宫大殿上,秦始皇感慨万千地向大臣们道:“诸位爱卿,朕曾经出巡北境,亲眼目睹了边境百姓遭受匈奴烧杀抢掠的苦难情形,着实令朕痛心。朕此次命蒙将军和皇儿扶苏率军北伐匈奴,得上天保佑,他们没有令朕失望,历经多次激战,终于成功收复河南等地。蒙将军更是孤军深入,一路追击,将匈奴残部驱逐至漠北。我大秦军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令天下百姓欢欣鼓舞,朕也深感欣慰。”
听闻秦始皇的感慨,众大臣齐声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一旁的扶苏也急忙上前奏道:“此次孩儿与蒙将军北伐匈奴,幸不辱命,全依赖于父皇的英明决策。”
秦始皇笑呵呵地道:“如今匈奴已被驱逐,朕心中的一块石头可以暂时落地了。”随即他表情严肃地向群臣说道:“匈奴人骁勇无比,怎肯轻易服输?我军虽此次胜利,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直没有说话的蒙恬答道:“皇上圣明。请皇上放心,臣已严令部下,时时刻刻严加防范。”
秦始皇看了蒙恬一眼,面向群臣,威严地说道:“派兵严加防范,只是一时之策。朕要的是匈奴之患彻底解决,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上前应答。见此情景,蒙恬连忙走上前去,道:“启禀陛下,臣在与匈奴交战时,也曾思考过此问题,悟出一粗略对策,只因当时考虑尚不成熟,所以臣才没有上奏。”
“蒙爱卿,但说无妨,让朕与诸位爱卿参考参考。”秦始皇饶有兴趣地道。
蒙恬于是拿出一幅随身携带的军事地图,一边手指地图,一边向秦始皇道:“陛下请看,在地理上,我大秦与匈奴接壤,边境线漫长,如只派兵驻守,所需兵力众多。长此下去,难免耗费巨大,不是长久之计。过去燕、赵、魏等国曾广筑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我国亦曾修筑过,所起效果非常明显。臣此次在边境,经过一番实地查看,发现那些长城仍保存完好。臣以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只需将这些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一条横贯大秦北境的长城,形成一道抵御匈奴的天然屏障,只要有此屏障,谅他匈奴再凶悍,也永不敢来犯。”蒙恬稍微清理了下嗓子,继续说道:“另外,在臣看来,近年匈奴之所以猖獗,主要原因是我中原连年战祸,造成边境地区人烟稀少,往往几百里都不见一户人家,他们南下侵犯才变得容易。所以,臣建议,迁移内地百姓至边境地区,并在那里设置县级城镇,平时开垦,战时戍边,一举两得。”
蒙恬的建议,引发了群臣们的一阵议论,有的觉得可行,有的则认为不可,秦始皇则越听越兴奋,冷峻的脸上绽放着逼人的光芒。
“说得好!”秦始皇情不自禁地喊道。他发现,蒙恬比以前更加成熟,他不仅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才,更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帅才。秦始皇以欣赏的目光看了蒙恬一眼,后又扫视了在场的大臣们一遍,继续道:“朕觉得,蒙将军的计划切实可行。诸位爱卿如还有什么想法,不妨大胆地说出。”
蒙恬的计划,李斯本来并不赞成,但看到秦始皇赞同,李斯马上就改变了注意。他先向秦始皇行了行礼,道:“启禀陛下,为了大秦的安危,匈奴之患必须彻底根除。蒙将军所提出的计划,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方案,臣也认为可行。只是臣以为,要修建一条自临洮至辽东,横跨大秦北境的万里长城,势必会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天下刚刚太平,为民福祉着想,臣请陛下慎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