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_1977年

苏珊·桑塔格戴维·里夫
随笔杂谈
总共19章(已完结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精彩片段:

1977年

“如果你想被别人引用,就别引用别人。”(JB[约瑟夫·布罗茨基])

……

“所有的艺术都渴求音乐的状态”——这一彻底虚无主义的论调基于媒介历史中每一种活动的摄影方式。不过,这是陈词滥调,一个19世纪的陈词滥调,与其说是一种美学原则,还不如说是一个枯竭的心态的表达;与其说是一种世界观,还不如说是一种厌世;与其说是对充满活力的形式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对枯燥乏味的颓废的表达。关于“所有的艺术都渴求”什么,还有一种观点——是歌德的观点,他认同☾1☽最基本的艺术,最高贵的艺术,+那种不能由草根创作而成,只能心存敬畏对之目瞪口呆地凝视的艺术,+建筑的艺术。真正伟大的导演在他们的作品中具有这种建筑感——总是表达大线条的能量,不稳固的+必不可少的管道的力量。

77年2月9日

癌症/肺结核随笔的标题:

“疾病的话语”

“作为隐喻的疾病”

一首好诗会有浪漫的形式+现代的内容。(布罗茨基)

只考虑自己就是想着死亡。

现代主义的自我主义

幻想

唯我论

那部小说(19世纪>)包含

作品简介:

本书为桑塔格日记第二卷,时间跨度从1964至1980年.。如果说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第二卷则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31岁到47岁,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伴随着她内心情感的激荡风云、政治和道德的觉醒,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作者:苏珊·桑塔格 戴维·里夫

翻译:姚君伟

标签:苏珊·桑塔格心为身役美国日记随笔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1980年31979年41978年51977年61976年71975年81974年91973年101972年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