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_译后记

苏珊·桑塔格戴维·里夫
随笔杂谈
总共19章(已完结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精彩片段:

译后记

桑塔格的日记第二卷《心为身役》2013年暑期译出初稿,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校对打磨,即将交稿。因为书前有她儿子戴维·里夫的编者序言,我这里就简单地写上几段,交代一下我作为译者对该卷的大致理解,也借此表达我内心的谢意。

桑塔格一生没有写过自传,尽管她的小说,如《火山情人》,特别是短篇小说集《我,及其他》带有自传色彩。2000年,美国推出《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2008年,桑塔格的独子戴维·里夫出版《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最后的岁月》,2011年春,我们又读到戴维的前女友西格丽德·努涅斯撰写的《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铸就偶像》是一本传记——一本只写到1999年的传记,它在为我们廓清桑塔格成为偶像的全过程的同时,字里行间颇多批评的口吻;戴维纠结的回忆读来令人纠结,文字上也有儿子丧母后回忆时难免的重复和絮叨。西格丽德的回忆分寸把握得较好,无局外人难免存在的隔阂,却有局内人可能难有的距离。当然,西格丽德的回忆并不是完整的桑塔格传,而且选择性强,因此,在读到完整的桑塔格传记之前,要了解桑塔格,我们除了研究她的小说和随笔,阅读她的日记、访谈录等作品恐怕就显得很有必要。

继2008年底出版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之后,戴维又于2012年3月推出第二卷《心为身役》。《重生》时间跨度从1947至1963年,记录的是桑塔格从一个十四岁的花季少女到三十而立的青年作家的成长历程。《心为身役》则记载了桑塔格1964至1980年的生活和创作情况。在这个从青年到中年的重要人生阶段,桑塔格的文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她著述宏富,相继出版了《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样式》、《论摄影》、《疾病的隐喻》、《在土星的标志下》、《我,及其他》等重磅作品,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纽约青年作家,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此外,该卷日记还让我们看到了处于事业巅峰的桑塔格的内心情感、她的政治和道德觉醒,以及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美国国内外的激荡风云。

《重生》中译本出版前,我已经着手《心为身役》的翻译。该卷得以顺利完成,我首先要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桑塔格我一译十年,这其中我与编辑的长期合作愉快而富有成效,他们很高的眼光和一流的编辑水准为拙译增光添彩。感谢《新文学史料》、《外国文学动态》、《中华读书报》、《外国文艺》、《文汇读书周报》、《译林书评》等报刊的友人对拙译的长期的关注和支持。我尤其还要感谢戴维。在我翻译该卷期间,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包括旅行和写作,还要编辑入选“美国文库”的《桑塔格卷》(,2013),但是,他一如既往地给予了我热情而具体的帮助,并介绍我认识了桑塔格著作的荷兰语、法语等版本的译者,使我们这些桑塔格著作的爱好者、翻译者和各相关出版社得以组成一个松散却又非常友好的小型桑塔格翻译出版共同体,大家保持联络,交流切磋,全力以赴地为读者翻译出版信实可靠的桑塔格著作译本。

桑塔格在中国的译介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中国读者也越来越了解桑塔格。当然,正如2009年我在《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出版后接受访谈时所说过的那样,桑塔格太过复杂,“她的身份多栖,她的性格多面,她的世界多彩,她的命运多舛”。从这个意义上说,迄今为止我们对她的了解尚谈不上完整,而《心为身役》的推出,还有桑塔格日记第三卷以及戴维已经授权美国作家本杰明·莫瑟(Benjamin Moser)撰写的《桑塔格传》在不久的将来的出版,当能帮助我们走近一个更加真实而完整的桑塔格。

译者

2014年春于南京仙林

作品简介:

本书为桑塔格日记第二卷,时间跨度从1964至1980年.。如果说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第二卷则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31岁到47岁,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伴随着她内心情感的激荡风云、政治和道德的觉醒,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作者:苏珊·桑塔格 戴维·里夫

翻译:姚君伟

标签:苏珊·桑塔格心为身役美国日记随笔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1980年31979年41978年51977年61976年71975年81974年91973年101972年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