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8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8

在把他们送回布拉格的微型面包车上,除了诗人们之外,还有那个美丽的电影艺术家。诗人们围着她,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她的注意。很不幸,雅罗米尔的座位离她太远,无法参与这场游戏;他想到了他的红发姑娘,无需任何提醒就能够明白这个红发姑娘是那么无可挽回的丑陋。

车子在布拉格市中心的某个地方停下来,有几个诗人决定再去酒吧玩一会儿。雅罗米尔与电影艺术家也和他们一起去了;他们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谈天,喝酒,出了酒吧后,电影艺术家建议他们上她家坐会儿。但这时已经只剩下极少几个诗人了:雅罗米尔,六十来岁的诗人和出版社编辑。他们在她家的扶手椅上落座,这是一座现代别墅的二楼,房子是这个年轻女人转租来的,坐下后他们又开始喝酒。

老诗人怀着无比的热情投入了和电影艺术家的谈话。他坐在她旁边,称赞她的美丽,为她背诵自己的诗歌,即兴赋诗歌颂她的魅力,他还时不时地跪在她的脚下,握住她的手。而出版社编辑也怀着差不多程度的热情和雅罗米尔谈话,当然,他没有称赞他的美丽,但他重复了成千上万遍:你是个诗人,你是个诗人!(我得顺便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当一个诗人称某人为诗人这和一个工程师称某人为工程师,或者一个农民称某人为农民可不一样,因为农民是种地的,而诗人却不只是写诗的,他而且是被选中——我们千万得记住这个词!——写诗的,并且只有一个诗人才能确切地认出另一个诗人,因为诗人身上都留下了上帝这份恩惠的痕迹——我们也千万得记住兰波的信中的话——所有的诗人都是兄弟,因此只有兄弟才能在兄弟的身上认出这个家族秘密的标记。)

那个电影艺术家,尽管面前跪着六十来岁的诗人,双手几乎架不住诗人过于热情的抚摸,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雅罗米尔。他立刻就发现了,他也被她深深地吸引,他的眼睛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四边形!老诗人在盯着电影艺术家,出版社编辑在盯着雅罗米尔,雅罗米尔和电影艺术家则在互相盯着。

目光的几何图形只中断过一次,那是因为出版社编辑拉着雅罗米尔的胳膊,非要把他拖到连接卧室的阳台上;他建议雅罗米尔和他一起到栏杆下面的那个院子去小便。雅罗米尔满足了他的要求,因为他希望编辑不要忘了替他出版诗集的承诺。

等他们回到阳台的时候,跪着的老诗人已经起身,说必须走了;他已经看得很清楚,年轻女人要的不是他。接着他对编辑建议说(编辑在这方面要不经心得多,而且对漂亮女人也没什么热情),就让想留下并且值得留下的人留下好了,因为,老诗人是那么叫的,他们才是晚会的王子和公主。

终于,编辑搞清楚了老诗人绕来绕去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并且做好走的准备,老诗人已经拖住编辑的胳膊将他拉到门口,雅罗米尔知道自己即将和年轻女人独处,而此时,年轻女人正坐在宽扶手椅上,跷着腿,头发散开,眼睛定定地看着他……

两个人即将成为情人的故事是那么具有永恒的意义,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忽略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讲述这一类艳遇是多么快活啊!忘记那些耗尽我们短暂生命的无用功是多么甜美啊!如果能够忘却历史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现在,历史的幽灵却来敲门,进入我们的故事。它不是以秘密警察的面目出现,或是打扮成突如其来的革命的模样;历史不仅仅会沿着到达生命的顶峰的路行进,它也会沉浸在日常生活的一潭脏水里;在我们的这个故事里,它就是以一条短裤的面目出现的。

在雅罗米尔的国家,在我们说的这个时期,优雅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是一种犯罪;那时候人们穿的衣服非常丑(再说那会儿战争结束没有很长时间,饥荒还时有发生),如果讲究内衣的优雅在那样朴素的时代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奢侈!那些嫌短裤太难看的男人只好穿上运动时用的布短裤(这种宽大的短裤长及膝盖,在腹部开着很滑稽的口子),也就是说上体操课或去体育场穿的那种短裤。这是件奇怪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在波希米亚,男人穿成足球运动员的样子上情人的床,他们去情人家里就像去体育场,但是从优雅的角度来说,这还不算太糟糕:体操短裤通常带有一种运动的美感,而且颜色比较活泼——蓝的,绿的,红的,黄的。

雅罗米尔不用自己操心穿着问题,因为是他妈妈管的;她帮他选择衣服,帮他选择内衣,她注意着不让他受凉,注意他是否穿够保暖的内裤。她非常清楚他衣橱里究竟有多少短裤,只要她瞟上一眼,就马上能看出他今天穿的是哪条。如果她发现橱里的短裤一条不少,她立刻会发怒的;她不喜欢雅罗米尔穿体操短裤,因为她觉得体操短裤就只是上体操课穿的。每次雅罗米尔抗议短裤太难看的时候,她就会带着某种无法明言的愤怒说,反正他又不会给别人看到他的短裤。雅罗米尔每次上红发姑娘那里去,都没忘了脱下衣橱里的短裤,藏在书桌的抽屉里,然后再偷偷穿上体操短裤。

只是这一天,他不知道晚会为他保留了这样的节目,他穿着一条丑得可怕的脏灰色短裤,厚厚的,旧旧的!

你也许会说这也不过是稍微有点复杂而已,比如说他可以关上灯,这样就没人会看见他的短裤。唉,那卧室里正有一盏玫瑰色灯罩的台灯,这盏台灯一直亮着,似乎已经焦急地等待着照亮两个情人的抚摸和拥抱,雅罗米尔不能想象他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年轻女人关灯。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四十来岁的男人 12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113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104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95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86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77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68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59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410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3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