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小吃全书_果之属 芒果牛奶冰

焦桐
随笔杂谈
总共162章(已完结

台湾小吃全书 精彩片段:

果之属

芒果牛奶冰

踩着破脚踏车送报,艰辛,吃力,想到同学、女友都在台北读大学,常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怆感。我明白不久就得入伍服兵役,两年或三年后退役回来,他们都大学毕业了。我向来不缺乏干劲和抱负,为何就不能暂时忍耐教科书呢?如今深陷困境,无路可出。愤懑与日俱烈,似乎比头顶的烈日更烈。

累乏了,我进入高雄师范学院旁的书店,用当月的工资买了一套《资治通鉴》,又在隔壁冰果室吃水果锉冰;那时候单一芒果入冰尚未出现,后来我想,否则我的送报生涯肯定比较不忧伤。

芒果牛奶冰是晚近流行于台湾的刨冰,冰的形式大抵是锉碎冰或刨制雪花冰为底,上覆新鲜芒果肉和炼乳、芒果冰激凌。雪花冰口感绵细,多用芒果汁制成圆柱冰砖。

台湾那么多好水果,为什么偏偏是芒果?当草莓遇上冰,也能结合无间;台湾人冬春之际吃草莓冰,夏天吃芒果冰。芒果与冰更是天生绝配,两者共谱夏日恋曲,让人们发现了生活的美丽。我中年以后从来不为炎夏郁闷,因为有芒果牛奶冰之故。它为炎热的季节而存在。

台北最有名的芒果牛奶冰是永康街的“冰馆”,乃罗骏桦夫妻在一九九五年创立,他们用不同品种芒果做成芒果牛奶冰,创造台湾芒果冰传奇,从而将芒果冰推上海外舞台,成为“台湾观光美食”,一个假日可以涌入三千人次以上的顾客。市场上的成功吸引了众多仿效者,带动更多冰果室、豆花店、汤圆店也开始努力卖芒果冰。

罗骏桦的创业故事被拍成二十集电视剧《流漂子》,我曾去永康街拜访这个最会卖芒果冰的男人,谈妥出版一本他的奋斗故事,不料过几天传出他们夫妻情变,衍生钱财纠纷,冰馆忽然就歇业了。两年后,他重现江湖,在“Ice Monster”担任首席顾问,设计更多元的冰品,其中“超级芒果冰”新增了芒果冰砂Sorbet和奶酪,冰沙内另添加芒果干,价钱调高为一百八十元。此外,吃冰的餐具器皿和空间氛围都带着时尚感;这是正确的。许多恋人选择在外国品牌冰激凌店约会,为何本土冰品就只能挥汗在闹哄哄的环境中吃?

若无优雅的约会环境,在台北吃芒果冰很值得自卑。南部人大概无法忍受台北的芒果冰,贵,小气。台北的芒果牛奶冰擅包装营销,如芒果就切得小块,尽量盘饰在表面;南部则切大块,有一种憨厚实在的表情,一盘的分量相当于一张脸,美丽的脸庞。

台北房租那么贵,食物里程又较远,也的确需要源源不绝的创意和营销。然而创意并非天马行空地乱搞。台南“泰成水果店”添加了一个布丁,味道尚不致扞格;至于有些店家在芒果冰上撒彩色巧克力丝或棉花软糖,则过于搔首弄姿。

芒果牛奶冰以爱文芒果为主角。台湾一九六〇年代才开始种植爱文,一九九二年玉井老街出现第一碗芒果冰。玉井位于阿里山山脉南段分支,好山好水盛产好芒果,可谓台湾芒果的故乡,在盛产期,玉井青果市场堆满一篓篓美味又便宜的芒果,周遭的小贩叫卖着芒果冰,空气中弥漫着芒果气味。玉井的芒果冰密度最高,也最动人心弦。连玉井农会也设有芒果冰店,物美价廉,满盘新鲜芒果肉,魅力无穷。

台南芒果冰的特色是除了芒果冰沙、不同品种的新鲜芒果,通常有两球芒果冰激凌,冰上还有情人果(渍芒果青);那色泽真美,澄黄的果肉,翠绿的芒果青,雪白的雪花冰,橘黄的冰激凌,乳色的炼乳,共谱芒果交响。夏天有它就够了。

玉井才是大啖芒果冰的所在,那里的芒果冰不像台北贵气逼人,非仅价格不到台北的一半,芒果的分量更有魄力,锉冰上现削了两颗熟爱文,炼乳,情人果,芒果酱,芒果冰激凌,一盘足够两人分享,仿佛芒果的嘉年华。

“阿月古早味芒果冰”的炼乳供顾客随意添加。“有间冰铺”里面的冰沙是自制芒果冰砖锉成,新鲜,自然,无虞人工添加物;其招牌“芒果无双”像甜蜜的诗,从舌尖赞颂到胃肠。

高明的芒果冰不会只用一种芒果,如“冰乡豆花冰果屋”使用爱文、金煌、乌香三种新鲜芒果肉,还附上现打的浓稠芒果原汁,供顾客吃完芒果后淋在锉冰上,变成芒果冰沙,一盘冰两种吃法。

作品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

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

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

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

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

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

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

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作者:焦桐

标签:焦桐台湾小吃全书台湾杂文随笔美食饮食文化

台湾小吃全书》最热门章节:
1店之属 客饭2店之属 土鸡城3店之属 海产店4店之属 素美食5饵之属 膨糖6饵之属 贡糖7饵之属 爆米香8饵之属 胡椒饼9饵之属 面煎饼10饵之属 柿饼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