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女孩的美德 精彩片段:
第十五章 你希望怎样生活
玛库兹只有三天时间。时间非常有限,玛库兹很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调查任务,好对普拉尼先生有个交代。她看着普拉尼先生给她的那张整齐罗列着选美比赛候选者名字和地址的清单,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些字符没有给她任何线索。玛库兹知道有些人自称可以从名字对一个人进行评判,比方说:叫玛丽的女孩肯定是诚实的、顾家的好女孩;而永远也不要相信叫希伯的人,诸如此类。这种说法极其荒谬,还不如根据一个人脑袋的形状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罪犯管用。拉莫茨维小姐曾给她看过一本关于这种理论的书,让她们忍俊不禁。显然,这种理论对于像她这样的现代女性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她十分谨慎地在调查中使用这种理论。曾经在不列颠国会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馆员给过玛库兹一本书,题目是《犯罪理论》;在她看来,这本书比拉莫茨维小姐的职业圣书——克洛维斯·安德森的《私家侦探准则》更具学术性。玛库兹认为克洛维斯·安德森一定没有读过《犯罪学日志》;而《犯罪理论》的作者对犯罪产生的原因十分了解。社会就是犯罪的潜在载体,住宿条件恶劣或黯淡的生活前景都可能引发犯罪;特别值得引起警惕的是,任何犯罪的受害者都可能成为罪犯。
玛库兹相当赞同这种看法,她本人就曾经有这种经历,只是从未把这种现象上升到理论。当她在邦伯农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个男孩总是吓唬比他小的孩子,以他们的害怕为乐;她开始并不理解那个男孩为什么这么做,认为他是个坏孩子;可是有一天晚上,她经过那个男孩的家时,看到他醉醺醺的父亲正在揍他,男孩痛苦地尖叫着,抽搐着身体,怎么也躲不开父亲的拳头;第二天,在上学路上,她看见他打一个小男孩,还把那个小男孩推进长着尖刺的灌木丛中。当然,还是个小孩子的她并不能把事情的前因和后果联系起来;但现在想起此事,她越发感到《犯罪理论》值得拜读。
玛库兹独自坐在第一女子侦探社的办公室里,花了几个小时读书,才明白她到底要寻找什么。有关犯罪的生物学因素的章节不像其他章节那么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不赞同这种生物学分析方法。书中写道:十九世纪,意大利犯罪学专家塞萨利·洛布罗索认为,犯罪可以根据脑袋的形状来判别,尽管他在监狱改革方面持自由主义思想。因此,他花费了很大精力来绘制罪犯的外貌,误入歧途的试图通过人的面部和头盖骨特征判断犯罪。这些初步的探索引导了此后在这方面更为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玛库兹观察着在洛布罗索的书中绘制的罪犯图像。一个前额狭长、眼神凶残的邪气十足的人正对着读者,图的下方批注着:典型的杀人犯(西西里岛类型);还有另一副图像,这个人长着八字须,眼睛狭长,批注是:典型的偷窃犯(那不勒斯类型);其他的几副头像也都带着一副十足的犯罪像,他们恶狠狠地盯着玛库兹,让她不禁怕得发抖。这些人一看就不是好人,没有人会相信他们。那么,为什么说洛布罗索的理论是“误入歧途”呢?在她看来,这种评价不仅蛮不讲理,而且明显是错误的。洛布罗索说得对,绝对可以通过相貌来辨别罪犯(女人们早就具备这种直觉,她们只要看男人一眼,就知道这个男人是好是坏)。玛库兹有些疑惑不解,既然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为什么《犯罪理论》的作者要否定它呢?她略微考虑了一下,得出了结论:这是出于嫉妒心理!这就是原因所在。这位作者嫉妒洛布罗索,因为后者早于他提出了这个理论,他想确立自己的犯罪理论。好吧!如果是这样,她再也不会读《犯罪理论》这本书了。玛库兹觉得自己已经对相貌犯罪学略有所知,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候了;她会用洛布罗索理论来调查名单上的四个女孩,看看她们谁好谁坏,而应用洛布罗索的理论就意味着她可以用直觉来判断。这样的话,她只要和这几个女孩共处一小段时间,不动声色地观察一下她们的面相,就可以得出结论了。这就足够了,有限的时间也不允许她进一步证实。玛库兹很希望能在拉莫茨维小姐返回之前圆满解决这桩案子。
名单上的四个女孩玛库兹都不认识,她们分别是:莫特拉麦蒂·马特鲁丽、克拉蒂丝·特哈比、玛奇塔·芬约妮妮和帕特里西亚·夸特雷奈妮,下面分别有她们的年龄和地址。莫特拉麦蒂年龄最小,只有十九岁,在大学读书,是最容易找到的一个;帕特里西亚年龄最大,今年二十四岁,恐怕也是最难找到的一个,她的住址不是很明确:在特洛克翁大街。玛库兹决定先拜访莫特拉麦蒂小姐,在整洁的校园宿舍里找到她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但要与她做些较为深入的交谈就不那么容易了。玛库兹知道,像她这样在象牙塔里的女孩未来一片光明,她们有时会鄙视条件不如她们的女孩,尤其是博茨瓦纳秘书学校的毕业生。即便是毕业考试中97分的优秀成绩,可能也会为莫特拉麦蒂所嘲笑。但无论如何,玛库兹决定和莫特拉麦蒂谈谈,并在谈话中维护自尊。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自惭形秽的,她现在是车厂的执行经理,又是助理侦探;而那个漂亮的女孩呢?什么都不是,她现在甚至连“美丽与美德”小姐都不是。
玛库兹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开场白。当然,她可以直言不讳地道明来意,对莫特拉麦蒂说:我来看看你的脑袋。虽然说的是实话,但肯定会招致对方敌意的反应。玛库兹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她可以假装做社会调查,当女孩接受访问的时候,她就可以近距离观察她们的脑袋和面部特征,洞察她们是否有不诚实的迹象。当然,她不会做常见的那种毫无意义的市场调查;而是有关美德的看法。她会非常巧妙地提出一些问题,绝不会让女孩们意识到是个小小的“陷阱”,让她们自己袒露心迹,比方说:您希望怎样生活?您认为赚钱与帮助他人孰轻孰重?
想到此处,玛库兹不禁心花怒放。她可以说自己是《博茨瓦纳日报》的记者,要写一篇有关选美比赛的封面文章。一些小小的欺骗也是被允许的,克洛维斯·安德森说过:结果比手段更重要。这次调查关乎博茨瓦纳的声誉,这才是首要的问题。赢得“美丽与美德”桂冠的小姐将参加博茨瓦纳小姐的角逐,这与博茨瓦纳的大使同样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博茨瓦纳的选美皇后就是博茨瓦纳大使,她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这个国家。如果自己撒个小谎就能避免一个坏女孩获得选美皇后的桂冠、使整个国家蒙羞,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克洛维斯·安德森肯定会赞成她的做法的;《犯罪理论》的作者虽然是美德的严格捍卫者,他也会做出让步,表示赞同。
玛库兹开始制作问卷,问题很简单,但相当有针对性。问题如下:
问题1:什么是非洲人民向全世界展示的主要美德?
这道问题旨在考察女孩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美德。对此有所了解的女孩会做出类似下面的回答:非洲人尊重全世界人民的博爱之心。
不论答案是什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更贴近个人,那就是:
问题2:你希望怎样生活?
玛库兹希望这个问题可以让任何不诚实的女孩落人圈套。选美比赛的报名者的标准回答是:我愿意从事慈善事业,比如说照顾孩子;如果我得到比赛桂冠,我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个答案当然没错,但任何人都可以从书本上学会这么回答,比方说看看克洛维斯·安德森的书,《选美皇后生活准则》或《怎样赢得选美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