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小吃全书_饮之属 蜜香红茶

焦桐
随笔杂谈
总共162章(已完结

台湾小吃全书 精彩片段:

饮之属

蜜香红茶

学期末最后一堂课,我安排了一场品茗会,以红茶为主题,同研究生们共同饮茶说茶,三小时中喝了不少种红茶。我贡献出日月老茶厂的红玉、三峡蜜香红茶、大吉岭红茶、祁门红茶、武夷山正山小种,研究生廖纯瑜是茶道老师,邀了她的若干好友在课堂上摆茶席,吸引了好几位老师闻香而来。

一九二五年,日本政府自印度引进阿萨姆(Assam)茶,种植于鱼池乡,气候与风土条件令阿萨姆茶有杰出的表现,并在伦敦茶叶拍卖会上获得“台湾香”赞誉,曾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官员馈赠显要的顶级茶品。台湾光复后,日月茶场改组为农林公司,一度拥有两百多名员工,采三班制日夜生产,厂房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可惜在八十年代,契作农户纷纷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槟榔树,茶株严重流失;印尼、越南的茶叶大量进口。更令人沮丧的是,本地茶以极高比例拼配了进口茶。

茶叶拼配由来已久,主要是消费者要求每次冲泡的口感稳定一致,茶商乃挑选十几种至数十种不同的茶叶混合,令汤色一样,香味不变。像一般英式早茶的基调,多以阿萨姆红茶、中国红茶、锡兰红茶等混制而成。其实,若毛茶优质,拼配有正面意义,如产量不足时可分散风险。

我泡茶都很随兴,像爵士乐常有的表现,故不曾拿过定时器,更不曾用过温度计,相同的茶,似乎每一天都表现相异的韵味。太依赖拼配不免像调制香水,尤有甚者,无耻茶商为赚取暴利,大量拼配劣质廉价的进口茶,欺骗消费者。现代人恐怕都太习惯标准化了。

从前我常喝日月老茶厂产制红玉红茶“台茶十八号”,乃台湾原生种山茶和缅甸大叶种育成,发酵够,收敛佳,入口微现涩感,瞬即转化为甘润;茶汤明亮,清澈,艳红;韵味沉稳而含蓄,若冲泡得宜,更能表现淡淡的薄荷和肉桂气息。

日月老茶厂颇有营销包装手法,质朴典雅的银白色锡罐,罐上吊着苎麻绳穿挂的卡片,印着一心二叶的图案,强调表露珍惜自然。诗人萧萧在诗中歌咏日月红茶:

放怀而饮,那欣然

当然不可以像一枚枚红玉

放身沉入杯底证悟菩提那样紧致

她将少女脸上的尊严心上的庄严

转化为

一瞬间的真香

有一次我喝到“古典日月红茶”却非常失望,从此移情别恋。

作品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

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

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

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

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

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

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

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

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

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作者:焦桐

标签:焦桐台湾小吃全书台湾杂文随笔美食饮食文化

台湾小吃全书》最热门章节:
1肉之属 爆肉2肉之属 封肉3肉之属 梅干扣肉4肉之属 红糟烧肉5肉之属 姜丝大肠6肉之属 蒙古烤肉7肉之属 羊肉炉8肉之属 自然猪9肉之属 东山鸭头10肉之属 樱桃鸭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