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小小陌生人_致谢

萨拉·沃特斯
外国小说
总共17章(已完结

小小陌生人 精彩片段:

致谢

感谢所有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本书最早的一批读者:艾莉森·奥拉姆、萨利·O——J、安东尼·托平、希拉妮·希默那、詹妮弗·沃恩、特里·沃恩,以及凯里·威廉姆斯。感谢我的经纪人朱迪思·默里,我英国、美国、加拿大的编辑伦尼·古丁斯、梅根·林奇和劳拉·欣奇伯格。感谢Greene&Heaton经纪公司、Little, Brown出版社、Riverhead出版社以及McClelland&Stewart出版社参与审稿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人们。感谢希尔达·沃尔什在肌肉知识方面的指导。特别感谢安吉拉·休因斯对我关于沃里克郡生活的笨拙问题给予的耐心答复。特别鸣谢露西·沃恩。

《小小陌生人》的一部分写于赫奇布鲁克女作家写作营,在惠德比岛我度过了受益匪浅的一个月。我想在这里对赫奇布鲁克活动的组织方,以及在那里有过交谈的作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多部非虚构作品也为我的创作提供了灵感。这些书包括:埃德蒙·格尼、弗雷德里克·W.H.迈尔斯和弗兰克·波德默尔的《生者的幻象》(伦敦,1886年),凯瑟琳·克罗的《自然的暗面》(伦敦,1848年),哈里·普赖斯的《英格兰的促狭鬼》(伦敦,1945年),赫里沃德·卡林顿与南多尔·法多尔的《着魔的人》(纽约,1951年),南多尔·法多尔的《促狭鬼的踪迹》(纽约,1958年),A.R.G.欧文的《我们能否解释促狭鬼?》(纽约,1964年),肯尼斯·莱恩的《一个无名郎中的日记》(伦敦,1982年)以及《西南地区医生》(伦敦,1984年),约翰·彭伯顿的《文斯利代尔谷的威尔·皮克尔斯》(伦敦,1970年),唐·罗伯逊的《一名乡村医生》(柯比斯蒂芬,1999年),杰弗里·巴伯的《乡村医生》(伊普斯威奇,1974年),杰弗里·泰亚克的《沃里克郡乡村大宅》(奇切斯特,1994年),乔治·休因斯《迪伦》,安吉拉·休因斯编(伦敦,1981年),以及安吉拉·休因斯的《玛丽其人》(牛津,1985年)。

作品简介:

☆《指匠》《轻舔丝绒》作者的暗黑版《唐顿庄园》。

☆入围“布克奖”决选,《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奥斯卡提名作《房间》导演执导同名电影。

☆上流阶层荣耀不再的英国战后社会,有人枯寂到濒死,有人渴望到疯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上流阶层的骄傲已不可避免地破产,而手握资产的平民却依然对他们充满好奇与渴望。曾显赫一时的艾尔斯家族不但仅剩三名家族成员,他们入住并经营的百厦庄园也颓势难挽、辉煌远去,还似乎被一种神秘力量支配,怪事频发。自幼就疯狂憧憬着这幢宏伟府邸的法拉第医生以行医之名介入他们的生活。然而,庄园怪象却呼应着每个家族成员内心最深的伤口与情感黑洞,愈演愈烈……

一百年来,我们已享受过无数种类和无数样式的惊悚小说的精彩演绎,但沃特斯依然能够使那些枯骨再次翩然起舞。

——《华盛顿邮报》

沃特斯对她所描写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她生动、犀利的描述让人想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同样是叙事游刃有余,同样有大眼界与大格局,同样能在单一场景下将紧张的情节推向高潮……《小小陌生人》游走在超现实与精神病理学让人不适的中间地带,而这个领域,沃特斯可说是信手拈来……故事精彩、叙事纯熟,情节紧张又极富娱乐性。

——《卫报》

沃特斯文笔扎实、自信,高超的写作技艺带我们从凝滞燥热的夏日缓缓来到黑云压城、剑拔弩张的时分,直至我们同艾瑞斯一家一样,被愈演愈烈的恐惧攥住。沃特斯对年久失修的乔治亚风格老宅百厦庄园的刻画入木三分……沃特斯一直以来对于阶级问题的剖析引人深思。

——《观察家报》

作者:萨拉·沃特斯

翻译:孔新人

标签:萨拉·沃特斯小小陌生人英国外国文学惊悚

小小陌生人》最热门章节:
1致谢2153144135126117108998107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