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5·乱世烽烟_6、饿死宫城 六世纪 四〇年代(五四〇—五四九年)

司马光柏杨
中国历史
总共17章(已完结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5·乱世烽烟 精彩片段:

6、饿死宫城

五四八—五五四年

古今中外,历史上多的是混世魔王,但没有一个比中国六世纪五〇年代的侯景更为离奇。他不是一个君王,也没有政治号召,却靠赤裸裸的暴力,给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他自己,带来祸患。激起他背叛东魏帝国的是高澄,高澄那种少不更事的暴戾声势,自然使靠血汗起家的侯景怒血沸腾。激起他背叛南梁帝国的则是身患沉重老昏病的萧衍,在信誓旦旦之后,立刻就出卖侯景,侯景除了背叛外,没有别的选择。

侯景应该诛杀,但是促使侯景疯狂的原因,更应该检讨。

柏杨

一九八七·四·一五

六世纪 四〇年代(五四〇—五四九年)

“北朝”鲜卑民族建立的北魏帝国,本世纪(六世纪)三〇年代开始,因不停地内乱——全是官逼民反,由贪官污吏所引起;遂分裂为东魏、西魏。五〇年代,东魏被北齐帝国篡夺,西魏被北周帝国篡夺,最后隋王朝兴起,统一“北朝”。“南朝”则南齐帝国、南梁帝国、陈帝国,相继兴亡。

本世纪,暴君层出不穷。八〇年代,隋王朝消灭陈帝国。大分裂时代以及后期的南北朝时代,同时结束。“分久必合”,分裂长达二百八十六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五四八年(戊辰)

南梁·太清二年  东魏·武定六年  西魏·大统十四年  (越帝国皇帝李贲大德四年)  (南梁帝国皇帝萧正德正平元年)

1、春季,正月七日,东魏帝国(首都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中央驻东南方特遣政府总监(东南道行台)慕容绍宗,指挥精锐骑兵五千人,夹攻据守涡阳(安徽省蒙城县)的侯景。侯景欺骗他的部众说:“你们的家属,已被高澄(东魏最高统帅)屠杀!”部众相信,慕容绍宗在阵前遥遥呼喊:“各位的家属全都完整,你们如果回归,官位功勋,原封不动。”摘下铁盔,披散头发,面向北斗,向神灵发誓他的话句句真实。侯景的部众本来不高兴南下,于是将领暴显等,各率他们的军队,向慕容绍宗投降。侯景兵团霎时间崩溃,拼命北奔,企图渡过涡水(淮河支流,流经安徽省蒙城县北),回归东魏帝国,死尸堆积,涡水受到阻塞,水不能流。侯景率最亲信的几个心腹将领,骑马从硖石(安徽省凤台县西南淮河北岸)渡淮河南下,收容逃亡无主的残兵败将,好不容易集结步骑兵八百人,继续前进,经过一个小城,城中人在城墙上诟骂说:“瘸子(侯景右腿稍短),你打算干什么?”侯景大怒,攻陷小城,诛杀诟骂他的人,然后离去。日夜不停行军,东魏帝国的追击部队不敢进逼。侯景派人告诉慕容绍宗说:“我如果被消灭,你还有什么用处?”慕容绍宗遂让侯景逃走。

柏杨曰:

中国政治有一种传统:当帝王们取得政权,并肯定政权已没有危险时,总是屠杀功臣。从盘古开天辟地,直到二十世纪,很少例外。所以,有头脑的功臣都了解,要想保护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培养敌人,保持彼此的安全互动。

作品简介:

本书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五缉《乱世烽烟》。

《资治通鉴》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柏杨耗时十年(1983-1993)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该系列图书做了大量修订,一方面对原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全面校订,改正了大量疏漏与差错,另一方面对不适合内地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词、叙说方式做了相应变通。另外,历史地图、图表均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绘制而成。

作者:司马光 柏杨

翻译:郭衣洞

标签:司马光柏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国历史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5·乱世烽烟》最热门章节:
18、黄龙汤 六世纪 七〇年代(五七〇—五七九年)28、黄龙汤 六世纪 六〇年代(五六〇—五六九年)37、禽兽王朝 六世纪 六〇年代(五六〇—五六九年)47、禽兽王朝 六世纪 五〇年代(五五〇—五五九年)56、饿死宫城 六世纪 五〇年代(五五〇—五五九年)66、饿死宫城 六世纪 四〇年代(五四〇—五四九年)75、遍地血腥 六世纪 四〇年代(五四〇—五四九年)85、遍地血腥 六世纪 三〇年代(五三〇—五三九年)94、河阴屠杀 六世纪 三〇年代(五三〇—五三九年)104、河阴屠杀 六世纪 二〇年代(五二〇—五二九年)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